立秋剛過,各式包裝精致、色香味美的月餅又占據了各大超市、餅鋪的顯眼位置,提醒過往的人們:中秋節馬上要來了。八月十五中秋夜有著人月兩團圓的美好寓意,寄托了人們思念故鄉,思念親人之情,因此相較于清明、端午,中秋節格外受國人的重視。
我國自古就有過中秋節的習俗,賞月、祭月、吃月餅、猜謎等等,共敘佳話,樂享團圓。而如今,傳統節日的韻味漸漸褪色,被過度包裝的奢華月餅將節日氣氛變成一種負擔,過節成了形式化的符號,失去了原有的意義。
萬幸的是,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意識到質樸動人的感情才是傳統節日的精髓,開始摒棄形式化的過場,回歸本真。
中秋之美在于團圓。每逢佳節倍思親,當明月高掛時,這份思念會顯得越發深刻。中秋之夜,家家戶戶圍坐在一起吃團圓飯,這份溫馨從古至今令多少游子思念不已。如今便利的交通使得回家的路途變得順暢,信息技術更是使我們仿佛居住在“地球村”,但與家鄉親人團聚卻時有難處。珍惜中秋假期,靜下心好好陪伴家人、探望長輩,傾聽和分享情感的點滴,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團聚。
中秋之美在于純粹。國人自古崇尚節儉,雖然重視禮尚往來,但是也素有“禮輕情意重”的美談。中秋過節,走情訪友,攜上禮品本無可厚非。但是隨著廠家的商業化競爭之風日盛,各式“變味”的禮品成為人際交往的溝壑,并沒有拉近人與人的距離,反而成為一種負擔。近年來,自上往下的反腐清風勁吹,禁止過度包裝月餅的禁令層層頒布,使得中秋送禮的奢華趨勢得到了有效遏制,傳統樸實的過節氣氛得以撥云見日。
中秋之美在于傳承。傳統節日的意義不止于寄托人們美好的念想,更重要的是傳承民族文化。中秋節的影響力如此之大,就是因為代代傳承,特色的紀念活動和民間習俗通過家人的口耳相傳得以流傳至今,經久不息,成為彌足珍貴的文化遺產。如今,民間也越來越重視傳統文化的復興,圍繞節日舉辦的各色活動得到了民眾的積極響應,中秋也就成為了傳承中華美德與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時代發展的腳步不曾停歇,越是如此越應該好好珍藏傳統佳節的韻味,讓傳統文化營養我們的精神家園,共享文明和諧之美。(王天)
![]() |
![]() |
責任編輯:康金山 |
- 2016-09-13清流志愿者中秋情系孤寡老人
- 2016-09-13漳州義工俱樂部募集中秋愛心款物3萬多元
- 2016-09-12豐澤區源淮社區舉辦“教師節、中秋節”雙節同慶晚會
- 2016-09-12豐澤區源淮社區舉辦“教師節、中秋節”雙節同慶晚會
- 2016-09-12建寧:開展中秋慰問道德模范·身邊好人
- 2016-09-12建寧:開展中秋慰問道德模范·身邊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