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話文明】孫東林:關愛農村留守兒童 重在思想教育
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召開在即,記者在湖北團的駐地,見到了中國文明網的老朋友、全國人大代表孫東林。
要精準扶貧,不能再過“泥土里刨食”的日子了
一見到記者,孫東林就展示了他的手機相冊:“你看,這些光禿禿的荒山,有2000多畝,荒著多可惜啊,我要把它種上樹,相信用不了太久,荒山就能變成綠洲了。”說著還伴隨著爽朗的笑聲。
湖北省武漢市黃陂區李家集珍珠嶺村有一片荒山,孫東林想用幾年的時間,將這里變成武漢的“后花園”。中國文明網 發 孫東林代表 供圖
孫東林告訴記者,這2000多畝荒山位于武漢黃陂區李家集珍珠嶺村,那是孫東林的家鄉,村里的老百姓依然過著靠天吃飯的日子。孫東林說:“我們引導老百姓在山上種果樹、種茶葉,同時對他們開展技術培訓,教他們怎么種、怎么賣,要對他們進行精準的文化扶貧,不能再過‘泥土里刨食’的日子了。”
孫東林說,他來自基層,今年兩會他依然關注的是農村問題,好幾條建議都和農村有關,包括農村扶貧問題、農村文明新風建設問題、農村留守兒童問題。“我是農村出來的,在我艱難的時候,是大家的信任讓我渡過了難關,我不能忘本,為農村百姓建言是我的職責。”
關愛農村留守兒童,最重要的是思想教育
孫東林非常關注農村留守兒童的教育問題:“這些孩子沒有父母在身邊,長期缺少關愛和陪伴,平時也很少和父母聯系,極易產生認識上、價值上的偏離。”為解決留守兒童與父母的聯絡問題,孫東林出資在湖北的鄉村學校安裝了200多部“親情電話”,保證每位留守兒童每周都能有5至10分鐘與父母通話的時間。孫東林說:“未成年人是祖國的未來,對于農村的留守兒童,我們不僅要在學習條件上幫助改善,更要對孩子們的思想、生活進行關心,讓他們健康成長”。
![]() |
![]() |
責任編輯:盧超穎 |
相關新聞
- 2017-03-05兩會話文明 | 孫東林:關愛農村留守兒童 重在思想教育
- 2017-03-04廈門農村留守兒童57人 將出臺方案關愛留守兒童
- 2017-03-01讓愛留守,快樂成長--柘榮縣婦聯關愛留守兒童進校園活動
- 2017-02-28關愛留守兒童 服務流動人口
- 2017-02-27巡回法庭為柘榮縣乍洋鄉留守兒童送上開學首道“普法餐”
- 2017-02-27心手相牽 情暖留守兒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