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期傳統文化夏令營(德育養正)
2009年在長汀退休老師劉鳳華的發起下,開展困境兒童的助學調查,助養龍巖地區貧困家庭的孩子。2011年成立了同心兒童院(長汀院舍)以類家庭模式集中代養孤兒及服刑人員子女,八年來累計集中代養31名單孤、雙孤和事實孤兒,還有在冊分散助養99名兒童,貧困助學個案44 名,巳結案79名。累計助養、助學近400名孩子,其中助學圓夢的大學生75名。2014年1月在縣政府及教育局、民政局的關心支持下,正式登記注冊“長汀縣同心學校”,信用代碼:(523508213998493988)服務范圍輻射整個閩西地區的特殊家庭兒童、農村留守兒童助學、助養。
學校借鑒國際“SOS” 兒童村的管理模式,實行科學的管理和運作,采用集中代養和分散助養兩種形式來幫助這些孩子。集中代養是以五至八名孩子配備一名家長組成一個家庭,用愛的教育方式,為兒童提供溫馨健康的家庭環境,讓他們受到教育、得到保護;分散助養是幫助有親屬撫養但生活困難、教育得不到保障的孩子,兒童院與其合法監護人簽訂分散助養協議,兒童院每月將孩子生活費用發放到孩子的撫養人或監護人。同心學校不只是單純的收留和撫養,自創辦以來本著“一切為了孩子”的辦校方針,讓孩子們接受正規學校的義務教育,周末還引導他們以傳統文化的精神落實在生活中的教養,充分發掘他們的興趣愛好,以達到針對興趣、愛好、潛能開發的定向培養。通過各種機構資源的共建,指導、培訓使他們取得一技之長,努力培養他們成為自立自強的有用之才。
作為長汀首家民間兒童慈善福利機構,長汀縣“同心學?!钡馁M用開支均來自于社會各界愛心人士捐贈的善款,始終秉持“管理制度化、行政公開化,財務透明化、服務專業化”,并將財務收支情況在互聯網上公布。
近年來“同心”的足跡走遍長汀18個鄉鎮,為留守孩子送去書包、衣物,并帶去120場公益電影,引領孩子們進行觀影分享參與孩子人數達5150人,發動義工500人次,間接受益者近2萬人。2017年選定留守兒童情況最典型的新橋鎮石人小學,幫助他們成立了長汀第一所“同心留守兒童之家”,做為留守兒童深度服務探索對象,發起‘3+1行動’也就是(NPO組織+志愿者+學校)+(協助建立留守兒童之家)模式,為新橋鎮石人小學孩子們的身心發展及才藝天賦展現提供支持。
這兩年來,“同心學校”在關注孩子的同時不忘鄉村貧困孤寡老人,發動145名志愿者為585位老人提供支持和服務,通過騰訊平臺為308位邊遠山區三無老人籌集發放了308個電飯煲,讓老人在冬季能喝上一口熱湯提供具體的精準幫助。
通過在以上各種活動中的積極服務、無私奉獻,樹立長汀縣青年志愿者良好形象的同時,“同心學校”還推廣了有愛還要有方法的理念,針對長汀縣志愿者舉辦兩期“如何成為合格的志愿者”專業培訓,使青年志愿者在公益的服務中得以推廣和實施,吸引了更多的先進青年加入到青年志愿者服務的行列,真正做到了服務一方、宣傳一方、帶動一方。積極引導社會先進青年服務文明建設,注重擴大青年志愿者行動的參與面與覆蓋面,并加強機制建設,使之更加規范化、制度化。
社會需要青年志愿者,青年需要開展志愿者活動?!巴摹钡那嗄曛驹刚呤侵贻p的隊伍,充滿了朝氣,散發著勃勃生機,相信也會因更多的志愿者的加入而煥發出新的光彩,譜寫出一曲曲更加動人的奉獻之歌!因為我們將永遠行動著!
同心學校使命:讓弱勢的困境留守兒童、老人享受到溫暖和尊重。
愿景:以慈為懷,眾善合流,使弱者有助,貧者有扶,幼困有養,孤老有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