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臺文化公園重現顏思齊豐功偉績。
“我們知道大陸漆藝家藏龍臥虎,沒想到,漆藝在年輕人手中,竟然也得到這么好的傳承和弘揚。”在文博會海滄展區漆里藝術營的展位中,臺灣漆藝研究所的一行專家流連忘返。來自臺中縣大甲鎮的漆藝家廖勝文對記者表示,相比在臺灣后繼乏人的境況,廈門漆藝無疑正在迎來美好的春天。
漆里藝術營是一家由廈門青年漆藝家群體創辦的藝術文創機構。創辦以來,漆里藝術營不斷強化與臺灣以及東南亞地區漆藝界的溝通互動,積極向海外輸出推廣中國漆藝的文化影響力,立志于在海滄和廈門構建中國現代漆藝展示、研習、創新、創作、交流、推廣的中心。
得益于對傳統工藝的堅守和在用途形式上的創新,漆里激活了漆藝的全新生命力,各類新式漆藝工藝品源源不斷從這批年輕漆藝人手中涌現,成為備受追捧的“網紅”。前不久,漆里藝術營與北京故宮簽約,成為全國漆藝機構中首家故宮文化創意產品合作伙伴單位。
“漆里”的成長,也吸引了更多同道的加入。而今,漆里藝術營不僅是青年漆藝人的陣地,也成為海滄新生代藝術家前行生存的溫暖港灣。
油畫作品《夏日秾艷》入選2019年第十三屆全國美展,《生如夏花》獲福建省青年書畫家獻禮五四運動100周年作品展最高獎……作為一名“80后”油畫家,黃敏玉已經擁有眾多光環。這次參展,她也帶來了自己的代表作《夏日秾艷》。而畢業于廈門大學藝術學院油畫專業的葉馨,則有著另外一番藝術風格,已經是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的她,帶著一批人像和靜物類代表作品參展。“兩位畫家一靜一動,體現了青年畫家蓬勃旺盛的創作生命力,展示了海滄油畫藝術創作水準的全新高度。”有觀眾給出這樣的評價。
土生土長的海滄雕塑家王鷺鷹,也是文博會的常客。從鼓浪嶼工藝美術學院畢業之后,他借助展會的機緣,結識了新加坡著名雕塑家蔡汶家,并結下師徒之誼。他一邊幫助老師定制作品,一邊在世界先進藝術理念的熏陶下成長。而今,他已經成為蜚聲兩岸、橋接中外的雕塑家,成為新加坡雕塑學會中唯一一名中國大陸的會員。“雖然作品早已走出國門,但我現在的工作室還是安在老家——東孚街道后柯村,這是我成長的地方,也是我靈感的源泉。”王鷺鷹說。
東孚瑪瑙展位,是文博會海滄展位的“傳統項目”,每年都會吸引大批珠寶愛好者和收藏者前來物色選購。今年初,東埔瑪瑙村納入東孚鐵路沿線片區治理改造,這也意味著這張海滄特色產業名片,又一次迎來轉型升級的重大機遇。今年,現場展出的東孚瑪瑙精品也相比往年更勝一籌,不難看出,東孚瑪瑙正在逐漸從當年物美價廉的定位,向高檔工藝精品的方向大步轉型。
本屆文博會上,規模初具的海滄灣酒店集群也亮相海滄展區。在美輪美奐的海滄灣,已經興起了包括融信華邑、溫德姆至尊、正元希爾頓逸林等7家高端酒店在內的酒店集群,并具備了舉辦各類國際性、全國性會議,以及各類展覽的基礎條件和相關的場館配套資源。在各類大型會展活動期間,不少嘉賓都對海滄配套保障和服務工作給予高度肯定。
【其樂融融】
兩岸同胞攜手共創未來
“海滄因臺而設、因臺而興,我們將牢記海滄在兩岸交流融合先行先試的使命,橋接兩岸同胞的力量,共同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和弘揚,進一步堅定文化自信,推動海滄崛起成為兩岸人文新高地,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做出新的更大貢獻。”張紹華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