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家媽媽們一起策劃暑期手工棒棒堂活動。(同安區委文明辦供圖)
文明風8月31日訊(通訊員 文潔 鄒玒 張榮森 林文足)27日,伴隨著徐徐晚風,廈門市同安區大同街道西池社區的“先鋒之聲”社區廣播站開始播音。
這個位于社區尚美花城小區的廣播站,每周三至周五都有一群志愿者,用溫柔的聲音、精心準備的內容,為居民講述身邊的文明故事。
“先鋒之聲”社區廣播站是西池社區“攜手創建家園”志愿者團建社工服務項目的重要內容,以社區志愿服務為切入點,助力“并肩珍惜·攜手持家”的社區服務品牌建設。而這僅是西池社區志愿服務的一個縮影。
2019年全國學雷鋒志愿服務“四個100”(100個最美志愿者、100個最佳志愿服務組織、100個最佳志愿服務項目、100個最美志愿服務社區)先進典型名單近日公布,同安區西池社區成功入選全國最美志愿服務社區。
人人參與
“池家人”攜手持“家”
何為最美?在西池社區黨總支書記楊冬英看來,社區里人人都是“池家人”,社區就是一個溫暖的家,就是最美,“社區以社區志愿服務為切入點,建設‘并肩珍惜·攜手持家’的社區服務品牌,促進居民主動融入社區”。
西池社區建成于2001年,處于城鄉結合部,住戶4200戶,常住人口11500余人。曾經,這里也是一個治理問題突出的“老大難”小區,外來人口比例高、封閉小區比例高、矛盾糾紛發生率高、居民互動率低、公共資源配置低、參與社區事務意識低,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
近年來,西池社區積極探索黨建引領“友鄰”治理模式,擴大“大黨委”朋友圈的紅色效應,以深化鄰里服務為重點,著力打造“友鄰池家人”全民參與的互助式社區,以“鄰里持家”為目標,營造“有先鋒、有活力、有規矩、有心安”的友鄰氛圍,讓“友鄰”理念傳達到家、入戶入心,共謀池家紅色合力、共搭池家自治平臺、共建池家互助機制、共享池家 “和睦之福”。
“是志愿服務,讓我喜歡上了廈門同安這個新故鄉。”來自湖南的龔露芳剛到廈門時,因遠離家鄉,沒有歸屬感,還有些不安。第一次帶著孩子參加社區的“綠娃娃”小組,讓她明顯感受到了孩子的變化。從此,她也希望成為孩子們的榜樣,從一開始陪著、看著孩子參加活動,到自己也成為“池家媽媽”志愿服務隊的一員,志愿服務不僅溫暖了社區的老人和孩子,也溫暖了她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