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奕義是金井鎮錢便澳村民。他是平凡的漁民,也是“永不放棄”救下16名落水群眾的碼頭英雄。2010年魏奕義以及其他6位漁民被評為“福州市見義勇為先進群體”。
2010年2月9日下午3點,“閩AZ3254”的農村客運車倒停在渡口碼頭的斜坡上。在南海鄉客輪靠岸后,船上23位乘客你推我搡地上了客車。突然,斜坡上的客車因剎車失靈失去控制,瞬間開始倒退,僅十幾秒時間,客車就從碼頭滑進了冰冷的海水。靠近車門的8名乘客見勢不妙,及時跳車逃生,而另外15名乘客和1名駕駛員卻隨車掉進十幾米深海水里,死神步步緊逼。
與此同時,岸邊停泊的一只小船上的漁民們,目睹了意外發生的全過程。面對冰冷刺骨而又渾濁的海水,正在船上作業的魏奕義來不及多想,心里只有一個念頭:救人!他迅速脫下外衣,凌空一躍,撲向刺骨的海水里,向落水客車游去。
魏奕義同其他6位漁民來來回回從海里的車內搶救出7位客人。隨著車身不斷下沉,不久后車門就完全閉合,施救的難度和危險驟然加大。由于體力嚴重透支,他們全身開始發凍,但想到仍有一半乘客還困在車內,他再次不顧一切,繼續跳入海里救人。車窗緊閉,只能擊破車窗!由于手頭沒有工具,只好用自己的雙手當工具,用力擊打車窗,不顧自己面部、手腳鮮血直流,毅然破洞而入。由于海水渾濁,他們只能在昏暗的車廂內摸索前進。每當摸到一個人,就緊緊抱住,夾在腋下,經車窗破洞游出水面,在海浪的反復沖擊中艱難行進。就這樣,他們又連續救出了8位客人。
就在大家慶幸營救行動大功告成之時,岸上有人大喊:“沒有看到客車司機,是不是還沒救上來?”這時距事發時間已經過去了近半個小時,司機生還的希望幾乎為零。而此時救人的漁民體力早已消耗殆盡。但面對司機的生死關頭,他又義無反顧,毅然回身再次跳入海里進行營救。
終于,魏奕義同其他6位漁民發現客車司機,可他的身體沒有反應,其他營救人員迅速用斧頭破開客車天窗,展開最后的救援。他們用帶鉤的竹籬從天窗伸到車里,另外兩位營救人員用最后的力氣,一邊托著司機,一邊伸手抓住救命天線。終于最后一名遇難者被順利救出。
司機臉色紫黑,已經沒有呼吸。但岸上鄉親齊心協力,不懈搶救,漸漸恢復了生命跡象,隨后被送往醫院,轉危為安。
一次次跟死神賽跑,一回回同死亡擦肩而過,對于落水群眾而言,魏奕義同其他六位漁民的救援可能是這些人當下唯一的救命稻草。面對寒冬臘月深不見底的大海,哪怕害怕,也愿意拼盡全力給予落水群眾生的希望,這位平凡又偉大的海島英雄,用自己舍己救人的英勇行為鑄就嵐島無畏精神。(平潭綜合實驗區文明辦 施雨晴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