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活一
不用工具 搭起九層桌子“我們搭的桌子 臺風都沒吹倒過”
想要表演“十三洪樓”,怎么“搭樓”可非常關鍵。
雷彭斌拿出一個水平儀放在桌上,仔細盯住里面的氣泡,不斷調整桌子的位置。“十三張桌子疊起來的場景,只在正式場合演出,今天排練的場地地面不夠平,只能演‘九重天’給你們看了。”雷彭斌抱歉地說。他告訴記者,搭樓首先要測量好桌子,保證桌面水平。雷彭斌的一名弟子拿起被水浸濕的黃色毛邊紙墊桌腳,這是為了防止桌面打滑。穩固了底桌后,一名徒弟跳上桌面,接過桌子堆了上去,并不斷用濕毛邊紙墊桌腳。堆到第四層桌子后,他甩下一塊長長的紅飄帶,地面上的師兄弟們便將桌子綁在飄帶上。他順勢一拉,一張桌子便到了手中。45分鐘后,九張桌子已經整齊地堆了起來。他毫不費力地從近九米高的桌面上爬了下來。
山上風大,堆好的九層桌子有些搖擺。雷彭斌說,“放心吧,我們搭的桌子連臺風都沒有吹倒過呢。”這些桌子為什么這么堅固?雷彭斌說,一方面是由于這些桌子是中空的。大風吹來時,受力面積不大。另一方面,這些桌子的擺放運用了物理中的力學原理。
絕活二
九米桌面上男子起舞“時遷也不過如此”
戴上獸首頭飾和紅頭巾、穿上紅裙,徒弟們在表演前要準備一套祈福的儀式。銅錢串、草編蛇、號角、鳥羽毛做成的“神針”等法器統統上陣。飯蒸、米篩等生活用具也是儀式的一部分。
兩名身著紅裙的男子在圍著桌子跳了一段舞蹈后,其中一人爬上了桌子開始向上攀爬。只見他抓住上面一層的桌邊,雙手一用力,一個跟頭就翻了上去。當他逐漸接近最高層時,另一人也開始向上攀爬。兩個人的攀爬過程還不到十分鐘。
最令人緊張的表演開始了。站在近九米的高度,一名男子要在面積為1.1米見方的桌面上跳畬族祈福驅邪舞蹈“奶娘行罡”,奶娘就是神仙陳靖姑。
站在頂端的男子左手持銅錢串、右手持號角,腳踏米篩跳起了“奶娘行罡”。記者在地面仰望,只見他在號角聲中裙角飛揚,美不勝收。更驚險的是,隨著他的舞步,飯蒸竟然也在桌面上慢慢移動。一轉眼,飯蒸的邊緣竟然已經移出了桌面,只見他調整舞步,飯蒸又慢慢地移回了桌面的中央。“《水滸傳》里面的時遷也不過如此吧。”一名圍觀的村民感嘆道。
絕活三
兩人合力 翻下層層桌面“練這功夫至少要三年”
“奶娘行罡”結束后,圍觀的村民都長舒一口氣。看到兩人“下樓”的場景,記者的心又被拎了起來。和“上樓”時的一前一后不同,這兩師兄弟幾乎是同時翻起了跟頭。抓住桌邊,雙手一用力,兩人一左一右翻到了下面一層的桌面。從下仰望,兩條紅裙飛舞,猶如舞蹈一般美麗。
雷彭斌說,徒弟們都是二十出頭的小伙子,要完成這樣的表演至少要接受三年的訓練。要練成這項絕技沒有捷徑,都是徒弟們從三五張桌子慢慢加高,一點一點積累起來的。
“我們正在編寫相關的資料,希望能申請到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雷彭斌說告訴記者,這是畬族人傳統的祈福驅邪的表演。“十三洪樓”中的飯蒸、米篩等物品表達了畬族群眾五谷豐登的祈望。目前還會這套表演的人已經不多了,能表演“十三洪樓”的人則少之又少。出于安全的考慮,如果不是重要的場合,“雷家班”的“十三洪樓”絕技不輕易示人。
“我希望有機會能上中央電視臺表演,把我們畬族人的這項絕活介紹給全國的觀眾。”雷彭斌說。
責編:王超
![]() |
責任編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