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死保護下來的百年牌匾
在雙髻厝第二進的廳堂上,一塊有著“善心篤慶”字樣的鎏金牌匾格外引人注目。該牌匾長約兩米,做工非常精細。牌匾的落款上,依稀可見“右侍郎”、“道光年間”等字樣。房東黃依伯向記者講述了這塊牌匾的不凡來歷:清朝道光年間,黃姓先祖黃初秀、黃初峰兄弟倆富甲一方,而其母雖富有但不欺侮窮人,并且樂施好善十分慈祥。有一年黃初秀之母壽誕,在衙門供職的其弟黃初峰的上司獲悉后,鑒于黃氏祖上捐資獻地等功德,特意授予其母“善心篤慶”牌匾。目前,該牌匾歷經200年仍然保存完好,高懸在祖屋大廳上。在古厝里,記者還發現大門前一個老石臼、天井墻下用古錢幣狀青石透雕制作的排水口,老厝里還有木質對聯、花格六扇門……
“當年這塊‘善心篤慶’的牌匾也被紅衛兵搶去過,他們想拿去當黑板用,我是冒著被他們打死的危險,極力勸說,紅衛兵頭目終于放了這塊牌匾一馬,讓它完整無缺地回到了這個大客廳里。”黃依伯說,說起當年他們保護雙髻厝的往事,老厝里的老人們個個都有故事。當年老人們拼死不讓紅衛兵破壞老厝,最終才讓老厝保存如此完整。
老厝年輕人也加入保護隊伍
80多歲的黃依伯一直在嘆息,流落到莆田的那把40公斤重的大刀如何能夠重回“雙髻厝”?這是他最后的愿望了。“早幾年前,就有人(文物販子)在打這座老厝的主意。但我們這些后人對老厝保護得好,這是祖上傳下的東西,不能讓它毀在我們這代人手中,也絕不能在我們這代人手中丟失了。”黃依伯對記者說。老人們曾召集住在老厝里的年輕人開了個會,要他們提高警惕,并且還搞了個“夜巡隊”,這些老人不顧年紀大,都自愿加入到隊伍中,但老厝里的年輕人心疼老人,只是偶爾叫上他們。
“我們跟大伙說了,一旦發現異常,大家就敲臉盆,臉盆誰家都有,只要聽到臉盆響,大伙就往那跑。”黃依伯樂呵呵地說,一次有戶人家臉盆從樓上掉下來了,結果發現這家人屋子里已經來了好幾個人拿著棍棒的人……
福清當地一位從事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的專家稱:雙髻厝所保存的文物,在美學、雕刻、民俗等方面,不僅對福清、乃至對福建省的建筑特點都具有考古和研究價值。
責編:王超
![]() |
責任編輯: |
- 2009-04-27維護青少年權益要把握好八項原則
- 2009-06-03邵武孤殘兒童與"愛心媽媽"同歡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