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1日,清明節臨近,曾參加過中國第四批海地維和防暴隊的福州馬尾邊防大隊王水華、康成武等4名邊防警官與馬尾邊防大隊官兵以及駐地閩安中學的師生們一道,乘坐邊防船艇來到閩江口,為8位維和英烈舉行海祭儀式,共同緬懷烈士生前事跡,學習弘揚維和精神。圖為曾參加過中國第四批海地維和防暴隊的福州馬尾邊防大隊的二名邊防警官在該海祭儀式上拋撒花瓣,緬懷維和英烈。2009年1月13日,正在海地執行聯合國維和任務的8名中國維和警察在海地強烈地震中英勇犧牲。(記者 劉可耕 攝)
中新社福州4月1日電 題:福建警民海祭維和英烈 引領綠色清明新風尚
作者 張彩林 于浩
1日上午,位于福建閩江口的五虎礁海域,在寄托哀思的長長汽笛聲中,一片片潔白的花瓣灑入滾滾東去的閩江波濤。面對“海祭維和英烈,弘揚維和精神”的橫幅,參加過中國第四批海地維和防暴隊的4名邊防警官與船艇大隊全體官兵以及駐地閩安中學師生以“低碳環保、綠色文明”的海祭方式,深切緬懷維和英烈,誓言傳承維和精神。
這是福州馬尾邊防大隊結合清明節活動開展“弘揚海地維和精神,培育當代革命軍人核心價值觀”主題教育的一次特別行動。
今年1月13日,正在海地執行聯合國維和任務的李欽、和志虹、鐘薦勤、王樹林、郭寶山、李曉明、朱曉平、趙化宇等8名中國維和警察在海地強烈地震中英勇犧牲。國家為他們舉行了最為隆重的追悼儀式,并號召人們學習8位革命烈士所體現的“忠誠、拼搏、團結、奉獻”的維和精神。如今,海地維和精神已經成為培育當代革命軍人核心價值觀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王水華現在是馬尾瑯岐邊防派出所的一名警官,2006年8月至2007年4月,他曾與其他125名福建邊防官兵一同赴海地圓滿完成了中國第四批維和防暴任務。在海祭儀式上,他對記者說:“犧牲的8名戰友是海地維和精神的典型代表,我和他們都曾在同一個地方執行維和任務,同樣經歷過海地的槍林彈雨與艱苦環境,甚至他們犧牲的地方我也曾親自在那里執勤過,因此,對他們的犧牲我更加感同身受和悲痛懷念。雖然我平安歸國,但永遠不會忘記這些犧牲的戰友和未競的維和事業!”
“于歷史長河,我也許只是一滴水珠,但我也要以水珠的執著,追尋生命的浪花;于蒼穹社會,我也許只是一棵小草,但我也要以小草的方式,向春天展現生命的綠色;于大千世界,我也許只是一根羽毛,但我也要以羽毛的方式,承載和平的心愿……”閩安中學的一位學生噙著熱淚、飽含深情地朗誦了邊防維和女烈士和志虹生前的一篇日記。
在場的官兵與學生們紛紛表示,維和英烈是祖國的忠誠衛士、是和平事業的使者,是祖國和人民的驕傲,將永遠學習和弘揚他們忠誠奉獻、不辱使命的維和精神。
據了解,為響應福建省文明辦、福建省民政廳等部門“文明祭奠、綠色清明”的倡議,福州邊防支隊今年以“鮮花祭先人,海上祭英烈”作為今年清明祭英烈活動的主要形式,以實際行動引領文明、綠色、低碳、環保的新風尚。(完)
![]() |
責任編輯:葉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