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坊七巷著名古典園林 千年光祿吟臺重煥光彩
http://www.caoliu14.com?2010-05-20 09:41? ?來源:福州晚報
我來說兩句
千年“光祿吟臺”今日重煥光彩
它是三坊七巷一處重要的古跡,自宋以來,就是文人雅士吟詩作賦、切磋文才的地方,經過修復,免費開放了。
過去福州文人舞文弄墨的場所“光祿吟臺”,經過一個月的緊張修復,今日免費開放了。
昨日下午,主持人來到位于光祿坊的“光祿吟臺”,看到那座標志性的中式涼亭已經油漆一新,十多處重要摩崖石刻也已經重新描紅。“光祿吟臺”內的古井、石橋等其余古跡也均已修復完畢,工人正在維護花草樹木,并進行衛生掃除。“今天,‘光祿吟臺’就可以免費對公眾開放,向大家展示一個景致秀美的古典名園。”三坊七巷管委會文物部主任林少鵬說。
說起“光祿吟臺”,它有一個老福州津津樂道的歷史故事:光祿吟臺在宋代曾是法祥寺院,北宋熙寧元年(1068年),任福州知事的程師孟,常在辦公之余來寺內閑游,最喜歡登上池畔一方巖石對景吟詩。住持和尚就把那塊兩米高的巖石題為“光祿吟臺”,篆字高0.9米,寬1.2米。附近還有宋至民國十余段摩崖題刻,巖旁有池臺之勝。池上有石橋,巖后有小丘,上建亭一座,周圍花草芬芳,是城市中一處園林。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巖上有塊“閩山”題刻。福州曾有城內“三山藏,三山現,三山看不見”之說,所以共有九山,光祿吟臺所在之山為閩山,屬“三山藏中”一山,僅是這一巨石而已。
福建省文史館專家告訴主持人,從前三坊七巷的文人雅士們,不分男女,他們最看重的業余生活便是相約到各處庭園里吟詩作賦、切磋文才,光祿吟臺就是他們常去的地方。他們在這里賦詩、“斗詩”,取庭園內的美景為主題,一人賦詩一首。
眼下還能看到一些流傳下來的光祿吟臺“斗詩”作品。早在1961年,“光祿吟臺”就被列入福州市第一批文物保護單位。
如今,隨著三坊七巷的修復,這里也將重煥光彩。(記者:綦芬/文 陳建國/攝 來源:《福州晚報》)
![]() |
責任編輯:邱淑群 |
相關新聞
- 2009-05-17林則徐紀念館試開館 傳統建筑與古典園林結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