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中雅樂 北宋遺響
度尾鼓吹樂手在演奏
郭啟發(fā)家珍藏的兩支師傳近百年的嗩吶
始興于宋,如今大放異彩的仙游度尾鼓吹樂,被列入福建省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中國民族民間器樂曲集曲》中贊曰:“閩中雅樂,太古遺音。”那么,這個長鳴于興化大地上的民間音樂絕響究竟有著怎樣的迷人魅力呢?筆者日前走進仙游縣度尾鎮(zhèn),近距離聆聽和感受這一獨特民間文化的光榮與輝煌。
據《仙游縣志》載,仙游民間音樂源遠流長,“集盛唐古曲之精英,留霓裳羽衣之遺響,采宮廷教坊之薈萃,取山村田野之歌調”,又經長期演變發(fā)展,形成濃郁的地方音樂特色,有民間歌曲、戲曲音樂、器樂等。仙游器樂較著名的有十音、八樂和大鼓吹等。“大鼓吹”因演奏時吹大嗩吶和打大鼓而得名,樂器有大鼓、大鑼、大鈸、二鈸、小鑼、鐘鑼和一對大嗩吶(俗稱“公母吹”,公的吹高八度,母的吹低八度,略有支聲復調的因素),迎賓送客等大場面開場和收場都要用大鼓吹演奏。
![]() |
責任編輯:陳楠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