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黃家與清朝重建海軍
后來,清政府重建北洋艦隊,黃鐘瑛又于光緒二十五年(1899年)重返海軍。他先是任“飛鷹”“福靖”艦槍炮官,后歷任“海琛”“海籌”等艦船械、駕駛、幫帶等職。 光緒三十年(1904年),黃鐘瑛提升為“飛鷹”艦管帶。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黃鐘瑛調任“鏡清”艦管帶兼海軍部參謀。不久又調任“海籌”艦管帶,授海軍副參領。
青山黃家與辛亥革命
1911年武昌起義暴發。清海軍統制薩鎮冰奉命率長江艦隊在武漢江面上,與清陸軍合攻革命軍。薩鎮冰是蒙古族,見廣大民眾及官兵傾向革命,選擇自行引退,臨行前指定時任“海籌”艦艦長的黃鐘瑛為艦隊隊長。黃鐘瑛本就深感中國內憂外患為腐敗清政府所致,只有掃舊布新才有出路,他贊成革命。再經福州同鄉、革命黨人林森以及李烈鈞等人聯絡動員,他召集下屬,鼓勵士卒效忠革命。黃鐘瑛冒著株連九族的危險,毅然易幟,宣布起義。很快,在他的策動下同行各艦亦相繼反正,增長了革命軍聲威。
海軍主力在九江、鎮江、上海相繼起義后,公推黃鐘瑛為臨時艦隊司令。湖北軍政府委托黃鐘瑛為海軍司令部部長兼“海籌”艦管帶。接著,又將起義各艦編為兩個艦隊,黃鐘瑛兼任第一艦隊司令,率諸艦駐泊九江。
聞安慶叛亂,黃鐘瑛立刻指揮艦隊協同九江革命軍司令李烈均率隊東下,支援安徽革命軍。平敵后,又速往鎮撫安徽銅陵。緊接著,黃鐘瑛率第一艦隊趕往南京,進攻張勛部。張勛部懼怕艦炮威力,倉皇北撤,南京宣告獨立。
當年11月1日,清軍攻入漢口,27日漢陽失守,武昌危急。黎元洪急電黃鐘瑛赴援。黃鐘瑛立即率艦隊兼程溯江北上,力挫清軍。不幾天,停戰議和,各艦隊代表在上海選舉程璧光為海軍總司令,黃鐘瑛為海軍副總司令。因程璧光在英國未回,由黃鐘瑛代理海軍總司令。
黃興在黃鐘瑛病逝后,含淚寫下挽聯,可說是黃鐘瑛對辛亥革命貢獻的寫照:“一舉奪得揚子江,漢勢不孤,黯收幕南王氣;六州齊傳奈爾遜,將星忽隕,獨存海上雄風。”
![]() |
![]() |
責任編輯:陳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