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西21個城市代表簽署非遺保護合作協議
東南網-福建日報10月30日訊(記者 周思明) 29日下午,來自閩、粵、浙、贛四省的海西21個城市(實驗區)代表在文博會海西城市非遺產業發展論壇上簽訂了《海峽西岸經濟區21個城市(實驗區)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合作協議》,共謀海峽西岸文化大發展大繁榮。協議主要內容包括:加強海西非遺保護工作的溝通協調、非遺展演的交流合作、非遺生產性保護的互動協作、非遺的傳承與弘揚、與非遺相關的對臺文化交流合作等五個方面。
協議約定,21個城市(實驗區)在《海峽西岸經濟區21個城市(實驗區)文化戰略合作協議》的總體框架下,建立非遺保護工作聯絡員制度和信息互通制度,促進非遺保護工作交流與合作經常化、制度化;建立年度論壇制度,搭建海西非遺保護利用年度論壇;建立海西非遺保護網絡,共同傳承非遺;探索成立海西非遺保護戰略協作聯盟;建立特色文化產業重大項目推進聯動機制;建立海西特色文化產業重大項目庫,聯手申報項目、爭取政策,在更大范圍實現資源要素優化配置。
協議提出,21個城市(實驗區)共同建設兩岸文化交流的重要基地,聯合爭取對臺文化交流合作的先行先試政策,共同提升各類涉臺非遺展會層次,打造對臺文化交流品牌,推動宗親文化、民間信仰的交流,推進閩臺、粵臺、浙臺、贛臺族譜對接,吸引更多的臺灣同胞來海西尋根謁祖、探親訪友。
![]() |
![]() |
責任編輯:陳楠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