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后《與妻書》再沒展出過
1911年廣州起義的前三天,即4月24日晚,林覺民從廣州趕到香港,迎接從日本回國、參加起義的同志。當晚夜闌人靜時,他徹夜疾書,分別與父親、妻子陳意映訣別——這便是廣為流傳的《稟父書》及《與妻書》。《與妻書》篇幅不長,但情真意切,字字泣血,雖時隔百年,但文章魅力不減,廣為人知,有著“20世紀最偉大的情書”的美譽。
省博典藏部負責人介紹,《與妻書》真跡寫在一條巾帕上,作為一級文物在省博珍藏了50多年。“由于紡織品文物不能長期被強光照射,《與妻書》真跡因此很少公開展覽。2002年,省博新館建成開放后,真跡曾展出幾天,之后就用復制件代替,我印象中,真跡隨后再也沒展示過了。”該負責人介紹說,《稟父書》真跡也在省博館藏,目前是三級文物。
60余件省博館藏珍品也不容錯過
據了解,《與妻書》與《稟父書》均由林覺民遺腹子林仲新捐贈。林仲新1911年出生后,由祖父帶大,新中國成立后,曾在漳州政府任職,1983年去世。他有兩個女兒,一個生活在漳州,一個在福州,為人低調,很少接受媒體采訪。
據介紹,此次,《與妻書》與《稟父書》將在“遺珍璀璨,情懷雋永——福建博物院館藏捐贈文物精品展”中展出。
除兩份真跡外,省博還挑選了歷年捐獻文物60余件,包括瓷器、書畫、工藝品、銅器、歷史人物遺珍等幾大部分,其中,宋代丞相李綱所鑄鐵锏、明代大學士葉向高玉發簪、清代景德鎮窯瓷器、近代福州名家壽山石雕與脫胎漆器等,均是亮點。
與常熟博物館合作展出林則徐楹聯
據介紹,今起推出的另兩個展覽中,“道藝春秋——江逸子國畫雕塑作品展”將展出臺灣知名藝術家江逸子先生的91件作品,其中79件國畫作品、12件雕塑作品。江逸子,本名錦祥,1938年10月生于福建閩侯縣,1949年隨父定居臺灣。他先后從溥心畬、彭醇士、呂佛庭諸大師游,并習畫于故宮博物院。江逸子作品本次應邀在福建博物院展出,這是他首次在大陸地區舉辦的個人作品展。
第三個展覽為“常熟博物館藏楹聯展”,此次常熟博物館與省博首次合作,遴選了60幅館藏楹聯精品集中展示,有虎門銷煙民族英雄林則徐,兩朝帝師、“中國維新第一人”翁同龢,洋務運動先驅者曾國藩、左宗棠等的作品,也有藝術大家如鄧石如、吳昌碩、黃賓虹、張大千等的書作。這些作品,或淳厚,或峻秀,或高古,或奇巧,書法藝術價值很高。
![]() |
![]() |
責任編輯:陳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