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坊七巷】
福州的三坊七巷把古與今融合得恰到好處。
這是一片位于繁華市區的古色古香。作為中國十大歷史文化名街之一,三坊七巷是福州歷史文化名城的重要標志。
站在高處看它,白墻瓦屋,曲線山墻,它像一個寧靜小村落大隱于市;走近欣賞,則坊巷縱橫,石板鋪地,還有不少亭臺樓閣、假山石雕。三坊七巷從唐代延續至今的城市住區,它的街巷格局,是中國傳統坊巷制度的延續與發展,保存完好的街區形態是中國古代城市住區肌理和城市景觀的突出例證。在這里我們能看到古代的“城市規劃”。
在三坊七巷,我們還能看到嚴復、林覺民、冰心等名人故居,他們均從這里走出。三坊七巷是現存歷史最悠久的歷代士人階層的生活空間,是出將入相的所在,歷代眾多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詩人從這里走向輝煌。延續了近千年的坊巷格局及宅院,生動地展現了這些對中國古代文化傳承與發展起到核心作用的士人階層群體的生活狀態,保留著這一階層最后的群體生活寫照。在這里,我們能看到他們特有的生活習慣和文化特質,感受到他們對深植于中國儒家文化中的“修齊治平”思想的追求,以及他們對文化的傳承和對社會發展的推動作用。
如今,三坊七巷又與現代生活融為一體,過去士人才能享用的住所,已成為大眾休閑游覽的觀光地,人流如織,燈火通明,而街邊古色古香的“星巴克”、“麥當勞”等現代元素,又吸引了許多游客。
【閩南紅磚建筑】
在閩南地區,我們常常能見到紅磚紅瓦的獨特建筑風格。
閩南紅磚建筑,就是以紅磚紅瓦為主要建造材料的建筑。它的分布范圍,大致包括今福建晉江、九龍江兩大平原區域及其沿海島嶼等。閩南紅磚建筑既有中國傳統民居對稱、嚴整、封閉的特點,又具有華麗活潑、夸張矯飾的地方特性,是特定歷史背景下,由農耕文化與海洋文化相互結合、碰撞后形成的完美地方建筑類型。
數百年來,閩南人走遍了世界,也把紅磚古厝的建筑風格帶到了海峽兩岸甚至世界各地,臺灣傳統建筑中常見的紅磚紅瓦建筑,就深受閩南紅磚古厝的影響,無論是結構、材料還是建筑風格,都與閩南傳統民居一脈相承。
值得一提的是,閩南紅磚建筑已經在臺灣地區生根發芽,融入當地的建筑文化之中。特別是在閩南地區的紅磚建筑,許多是臺灣同胞的祖祠、祖居,有的則反映與臺灣歷史事件或重要人物有關的史跡,有的則反映臺胞在大陸捐建或修繕的各種公益設施或創辦的實業舊址,佐證了閩系紅磚建筑是兩岸文化同源的實物載體。此次紅磚建筑申遺,正是在閩臺兩地專家的共同努力下才取得實質性進展。
![]() |
![]() |
責任編輯:王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