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浦剪紙
東南網-福建日報訊 (作者 陳奕君 李鳳臣)我們一點也不排斥通俗藝術,但是我們排斥道德淪喪的藝術。
以前在網上看過一張一個文質彬彬的男人吃嬰兒的圖片,一陣惡心便立即關了網頁。后來,才知道這個人被稱為“當代行為藝術家”,此人叫朱昱。
朱昱對《食人》的解釋是:“在人類歷史上有很多次戰爭和饑荒,都發生過人吃人的現象,所有人都知道這是丑惡的,然而這種事情畢竟離我們很遙遠,不痛不癢,將它活生生地擺在我們的面前,讓你必須去面對和正視,感到惡心了是嗎?我為人類的虛偽和虛榮感到臉紅。”原來他也會臉紅。不管這是以批判的名義來藝術,還是以藝術的名義來批判,都顯得脆弱而且不堪一擊,他自己也說了,是在戰爭和饑荒的情況下發生人吃人的現象的,人和動物的區別在于人有精神,人需要道德,道德是人區別于動物的一大特征,有智慧沒道德的動物可以是猴子和猩猩之輩。人在生命受到威脅的情況下,才會失去道德和理智,這個是顯而易見的常識,朱昱竟然像個哲學家一樣用來說事兒,他還替人類感到羞恥,這還真難為他了。
另外一方面,不得不承認藝術發展到現階段,處于一種散架的狀況中,對藝術史有大致了解并對藝術有較大野心的人,都試圖尋找新的起點和位置。這個朱昱就是個例子,他試圖在美術史中占有“先鋒”位置的意圖再明顯不過,他對這個的追求導致他的一系列極端行為。將藝術作為“可以不道德”的理由,倘若所有想通過不正當手段達成一己之利的人都以“藝術的名義”來行動,那么這個充斥著“當代行為藝術”的社會就完蛋了。
朱昱接受《東方藝術》雜志訪問時,充當了一本即可翻閱的藝術史課本,滴水不漏地將“行為藝術”的由來、特性和定義等等全面地介紹出來,同時,也更明確了他鉆藝術空子的事實。
當代藝術鉆了太多觀念藝術的空子,因為觀念藝術本身便是一個空子。但是,它在并沒有被所有人接受的情況下,它還活著,等它普及之時,它便宣告死亡。在觀念藝術出現時提倡的意義已經成為歷史的先鋒時,它在搞藝術的人手中也就淪為一種“藝術的名義”了。
張洹也是一個典型,但是他身上對藝術的追求和追尋名利的百分比似乎會平衡一些,而到了朱昱身上,“藝術的名義”已經白熱化了。
![]() |
![]() |
責任編輯:陳楠 |
- 2012-12-20“莆田好聲音”隱身小巷中 傳統制鼓手藝探秘
- 2012-12-18福建高考藝術類統考開考 未取得合格證校考成績無效
- 2012-12-17武平青年志愿者志愿服務省第五屆藝術節
- 2012-12-17福建高考藝術類統考開考 未取得合格證校考成績無效
- 2012-12-17福建藝術節期間 省屬院團在福州推多場惠民演出
- 2012-12-17福建藝術節期間 省屬院團在福州推多場惠民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