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城戲新生 時隔5年“天下第一團”重登舞臺 2013-09-02 09:47? ?來源:東南早報 我來說兩句 |
打城戲集宗教、藝術、民俗為一身,作為我國傳統戲曲文化的歷史寶貴記憶,被列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
從父輩繼承的打城戲,吳天乙希望能再傳承下去。 鼎盛 連獲國際大獎 獲封“天下第一團” 1952年,“興源班”和“開元班”兩大戲班合并,成立國有泉音技術劇團。1960年,劇團改名“泉州打城戲劇團”。為了適應時代,嫁接排演了不少現代戲,如《金沙江畔》、《烽火橋頭》、《焦裕祿》、《節振國》等。 “文革”時期,打城戲藝人四處飄零;1969年,劇團解散。改革開放后,泉州幾乎所有傳統劇種劇團都重新恢復,唯獨打城戲例外。1990年,從曾祖父開始四代習演打城戲的吳天乙,從泉州市木偶劇團副團長的職位上提前退休,“下海”興辦泉州打城戲劇團。 1992年,文化部曾舉辦了名為“天下第一團”(南北片)的全國稀有劇種優秀劇目展演。當時泉州打城戲劇團作為打城戲碩果僅存的一個劇團,也是全國唯一的民營劇團,參加了劇目展演,并獲得了“天下第一團”的名號。 2003年,劇團赴伊朗德黑蘭,榮獲“金小丑”獎!中國戲劇家協會研究員曲六乙描述:劇終,當目連從地獄中救出母親時,全場觀眾起立,爆發出激烈、持久的掌聲……一位著名藝術家走上舞臺,激動地握著演員的手說“真是太美了”。德黑蘭六家媒體盛贊演出獲得巨大成功。他們認為打城戲《目連救母》展示了精湛的技藝和濃郁的民間傳奇色彩,以富于風趣、幽默的風光,闡釋了沉重的悲劇內涵…… 隨后,劇團多次參加國際重大活動展演并斬獲大獎:2004年赴日本參加“第十一屆中日韓戲劇節”獲得高度評價,演員連續謝幕5次觀眾還不退場;2007年赴印度參加“第二屆國際戲劇節”榮獲“潘查爾”大獎…… 2008年,打城戲入選我國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然而,由于市場等因素,泉州打城戲劇團于2008年1月解散。 |
其它熱圖
相關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