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文明風(fēng)首頁
> 人文福建> 八閩動態(tài) > 正文
文川里探訪歷史古跡: 紀(jì)曉嵐的書 鄭宅主人作序
http://www.caoliu14.com?2013-11-26 09:03? ?來源:東南網(wǎng)
我來說兩句
聲音:心目中的“三坊七巷”
“文川里就是我心目中的‘三坊七巷’。”漳州知名文史專家許初鳴稱,比喻她為“三坊七巷”,并非一定也要有三條街坊和七條巷子。和福州的“三坊七巷”一樣,文川里都是深宅大院,官宦、商人、紳士共同居住的地方,文化品位很高,和漳州臺灣路、香港路歷史街區(qū)一樣,說她是漳州版“三坊七巷”一點都不為過。
漳州作家鄭德鴻說,這里的院落布局也很講究,有護厝,有私家園林,像鄭宅,規(guī)模相當(dāng)龐大,一點不亞于“三坊七巷”。
他還補充道,文川里、南太武、友愛路住著權(quán)貴人士與社會底層,但卻和平相處,層次豐富、完整,形成和諧的街區(qū),這是三坊七巷絕對看不到的景象。
而對漳州文史深有研究的江先生補充說,文川里比三坊七巷更有特色,建筑結(jié)合南洋風(fēng)情,這是三坊七巷所沒有的。
花絮
文川里成了景點
昨日的一場大雨,根本沒有阻止前來拍照留影的游客。“怎么會有這么一個世外桃源?”帶著老婆、兒子一起逛文川里的鄭先生感慨道。
鄭先生在市區(qū)上班,平時都會帶家人到周邊走走,從來都不曉得市區(qū)也有一處被遺忘的角落。
他說,就因為快看不到了,晚一天來都會后悔。
而住在文川里的老街坊們,也意外這幾天突然增多的陌生臉孔。“這些人會跟我問路,可園在哪里啊,魏厝在哪里啊。”突然間,文川里變得熱鬧起來。“上午又來了幾撥人,每撥都有10多人。”文川里居民洪老伯說,文川里這幾天變得特別熱鬧了。“前幾天,我看見好多文川里的照片,掛在網(wǎng)上。可惜,就要拆了。”文川里的老住戶林先生嘆了一口氣說。
![]() |
![]() |
責(zé)任編輯:金婷 |
相關(guān)新聞
- 2013-09-24《螺洲訪古》手繪地圖問世 市民可依此探訪古跡
- 2013-08-20法國古跡圣·雅克塔向公眾開放 可俯瞰360度巴黎
- 2013-05-16“潯美萬”耕讀祖訓(xùn)不能忘 社區(qū)古跡不能丟
- 2013-04-17渴望被守護的鄉(xiāng)村古跡
- 2012-08-22冶山歷史風(fēng)貌區(qū)邊小學(xué)擴建 部門:不會傷及古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