倉山螺洲:帝師之鄉小福州
帝師豪宅的書香氣
陳寶琛故居入口藏在鎮政府大院一角,據說大院原是陳家花園一部分。待我們魚貫而入,問明參觀人數后,管理人員隨手掩門這個動作,說明整修雖已基本告竣,但尚未正式對外開放。
這座故居也稱“陳氏五樓”,五樓中有兩樓與藏書有關。賜書樓上原藏有清道光、宣統二帝御賜書。陳寶琛的曾祖父、清刑部尚書陳若霖,是福州傳統閩劇“斬皇子”的主人公,屢獲道光帝賜書。清宣統三年(1911年),陳寶琛在毓慶宮為溥儀授讀,獲賜的御藏書就更多了。“賜書夸父老,聽履上星辰”,看來陳寶琛極愛此樓,鄉居時便住在樓下。
愛書惜書的陳寶琛,搜集民間善本、珍本3萬余冊,既非“御賜”,便屈尊于還讀樓,這是當時福州地區最大的私人圖書館。因螺洲地勢低,每年都有洪水,此樓建有架空層,底下用石礎提高,既防潮又通風。
這是一座集北方豪宅與蘇州園林于一體的大家府第,像中西合璧的晞樓,是五樓中唯一一座坐西朝東的西式木結構建筑,與還讀樓間有座露臺,可以迎風聽雨、觀日賞月。過去的“土豪”家看了不少,但即便富貴有余,也比不上陳氏五樓的清雅大氣。這里樓距寬、光線好,絕無深宅大院的陰森之感,只是山堆般的古書搬走后,因空蕩而顯孤寂。
上網查10年前的舊照,陳氏五樓慘不忍睹,有賴各級政府先后投入近1000萬元進行保護性搶修,才有今天這般“驚艷”,成為螺洲古鎮最重要的一處旅游景點。周邊許多的名人故居、名勝古跡,像清末王仁堪的狀元府,何時才會有此幸運?
古巷雖顯敗落,但一路榕蔭匝地,殘缺的石獅隨意伏臥。比起別的地方,螺洲人口不甚密集,無序搭建的水泥房相對較少,趁早抓好老村落的保護開發,條件還算有利。
![]() |
![]() |
責任編輯:卓志沐 |
相關新聞
- 2014-05-28福州:福飛南路“跨欄一族” 20分鐘46人跨欄
- 2014-05-28閩臺青少年文化交流論壇在福州舉行
- 2014-05-27專家探討生態福州建設 70公里長濱江公園穿城過
- 2014-05-27福州:公交車上女子暈倒 司機直接開進醫院救人
- 2014-05-27福州:打造全國最“長優美”環島路 留足生態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