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種方式展示古城墻文化
歷史城區重點保護漳州古城墻范圍內,以及外圍與古城發展息息相關、現存較為完整的歷史文化街區、歷史文化風貌區、文保單位、文物點等。通過“以綠代墻”、“以路代墻”、“以河代墻”等方式,明確清代古城墻的范圍,為后代認識漳州歷史留下佐證。
以綠代墻:對于勝利西路以北—芝山—太初門—布政巷段城墻,沿城墻原址留出20米的綠化帶,并設置綠化帶節點廣場,立碑展示歷代城墻、城樓的變化。
以路代墻:新華路、博愛路原本是拆毀城墻后建起來的,該段城墻的保護主要是道路沿線節點空間立碑展示城墻文化等。
以河代墻:指結合水城、綠城建設,沿古城墻位置,在景觀帶內建設綠道和林陰,通過文化雕塑小品展示古城墻。
保護區將控建筑高度
漳州將鼓勵和推進歷史城區內的單位和居民外遷,人口總量控制在4萬人以內。在歷史文化街區和歷史文化風貌區的核心保護范圍內,應保持現有建筑高度,經程序或專家認定可行的新、改、擴建建筑,應控制在三層以下。在歷史文化街區和歷史文化風貌區的建設控制地帶內,原則上建筑應控制在六層以下。
在歷史文化街區和歷史文化風貌區的建設控制地帶以外、歷史城區范圍以內的區域,規劃作為風貌協調區,建筑高度原則上應控制在十二層以下。在歷史城區以外、博愛道南側的濱江區域,規劃以低層為主,建筑高度控制在三層以下。
古城將規劃主題展示游線
核心綜合展示區展示主題為古城格局、民間節俗、傳統建筑文化和園林藝術、傳說和地方風土。展示游線包括臺灣路、香港路、新華西路、新華東路、新行街、江濱路、南昌路、縣前直路、勝利西路和芝山大院、新行街歷史文化街區。
特色主題展示線路包括“開漳圣王”文化展示線路、紅色文化展示線路、茶文化展示線路、海絲文化展示線路和土樓文化展示線路。
市域歷史文化主題游線系統以漳州古城作為核心綜合展示區,通過驛道系統和綠道系統,串接各特色主題文化區和自然人文景區,并有機銜接市域外圍的廣東、龍巖、廈門各歷史文化主題區,形成網絡化游線系統。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3-09-26東亞文化之都花落泉州 燦爛多元的文化名城
- 2013-01-31鯉城在更高起點上推進創新型和諧文化名城建設
- 2012-08-09榕構建大山水大園林格局 出臺文化名城保護條例
- 2012-08-08中國小吃文化名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