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微刻達人記錄民俗文化 1平方厘米刻寫數千字
一位外鄉人的閩文化情節
記者發現,諸多作品中,賈亮的壽山石作品占多數。“我用過不少材質不同的石頭進行微刻,其中壽山石細膩溫潤,最適合微刻。”賈亮告訴記者,他在福州看到很多壽山石作品,認為在這些作品上鑲上金片,用微刻的手法把與作品有關的文字刻出來,或許會提高作品的收藏價值。
于是,賈亮把父親請到福州,父子倆嘗試做了2件作品,結果得到大家的認可。賈亮說:“微刻可以和福州完美結合,當然福州也為微刻提供了良好條件。”賈亮告訴記者,福建的民俗文化種類豐富,每個都無比珍貴,但由于時代變遷,部分面臨失傳的危險,十分可惜。每當他在拍照時聽到當地群眾說傳統文化亟需保護,他就會把這些作品發到網絡上,呼吁大家一起保護和傳承,“我正計劃走遍福州每個縣(市)區,用鏡頭記錄當地的民俗文化”。
如何利用微刻弘揚閩都文化,賈亮有自己的想法。“我熱愛微刻和攝影,這兩者為什么不能結合起來呢?”賈亮說,福州歷史文化底蘊深厚,像著名的三坊七巷,名人故居遍布,他也常去拍攝,希望能在壽山石上刻出民居景致,配上名人簡介或其相關作品的微刻。
如今,賈亮正著手微刻三坊七巷系列作品。“把林覺民故居刻在壽山石上,在金片上刻上《與妻書》。”賈亮透露了他的系列計劃,其中就包括冰心的《寄小讀者》、嚴復翻譯的《天演論》。
(福州日報記者 陳茜茜 葉義斌)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相關新聞
- 2015-01-09云霄海峽兩岸民俗文化研究會 落戶雅逸民俗館
- 2015-01-04惠安七旬翁自費建“農家民俗館” 收藏千件農家用品
- 2015-01-04福州神光元帥宮民俗祈福 市民赤腳走“火炭”
- 2014-12-16一紙村規民約 民俗化奢為簡
- 2014-11-25活化民俗文化給力文化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