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的剪紙情緣
義務剪紙傳遞祝福
陳素英17歲嫁到龍山村的一戶農家,婚后生養了2個兒子。那些年,貧苦的生活也未讓她放下手中的剪刀。每天和丈夫干完農活、收拾完家務,陳素英就埋頭剪紙,剪出花鳥竹草等帶著鮮活鄉土氣息的紙花送給鄉鄰。農閑時,她會從天亮一直剪到天黑,樂在其中。
漸漸地,陳素英剪紙刺繡在鄉里算是一絕活,在村里乃至方圓幾十公里山鄉出了名,誰家要有迎親嫁聚等喜事,或是每年春節前,大家都喜歡請陳素英到家里剪紙,以圖個喜慶。而此時,陳素英遇到村民的喜事,也是有求必應,將剪紙免費送給村里,把福傳給山鄉萬家。
陳素英為村民的喜慶夢、幸福夢而剪紙、刺繡,這一剪、繡就是80多年。當剪紙加上了創意,就成為了一種文化。八十多年來,陳素英老人在剪紙技藝上的投入和追求上,使她逐漸成為當地聞名遐邇的民間剪紙藝人。陳素英的剪紙質樸生動、妙趣橫生,多次被推薦參加村里的農民書畫展。老人純樸、嫻熟的剪紙技藝也搬上了展廳,2015年1月5日—12日,在仙游文廟舉行的龍山村農民書畫展中,陳素英的剪紙藝術和刺繡藝術,引起社會各界的關注。
剪紙背后的故事
言傳身教帶富農家
“書香潤山村,工藝富農家。”這副對聯常貼在陳素英家的大門上,表達了老人一家的致富經歷和感受。陳素英不僅為鄉鄰義務剪紙80多年,還免費為周邊鄰居傳授剪紙刺繡技藝。當地村民告訴記者,老人心地純真善良,受人尊敬和愛戴。
多年來,在陳素英潛移默化下,她的2個兒子都迷上了工藝美術。大兒子林光亞擅長竹編,曾辦過竹編廠,現任龍山村農民書畫院院長,同時先后籌資2萬多元,設立山村教育發展獎學金和林兆恩生平事跡陳列室,激勵青少年發奮學習。小兒子林光旭琴棋書畫樣樣通,曾創辦過竹編廠,現在縣城開辦鯉光工藝廠,30多年來致力于生產傳統工藝品,其產品曾獲獎無數。此外,就連老人的孫子也曾辦過工藝廠。她的兒孫們不僅以工藝富農家,也成為村民致富的帶頭人。目前,龍山村靠文化走上了致富路的農民越來越多。
老人說:“在我的生活里,剪紙就是最高興的事情,我現在身體還可以,我也想做一個長壽老人,希望把生活中看到的、聽到的高興的事兒變做剪紙、刺繡展示給大伙。”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4-10-13泉州16歲自閉癥女孩巧手十字繡 老師微店義賣籌學費
- 2014-06-10幼兒園小朋友巧手變廢為寶 文化節推行綠色教育
- 2014-04-14宿舍文化節 巧手展創意
- 2014-02-13連城:古村草根藝術家曹林鳳巧手剪出幸福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