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鄉文化是我生命所依、靈魂所依
王崗峰(福建師范大學教授)
從曇石山文化到三坊七巷,再到馬尾船政、倉山萬國博物館等,福州文化就是福州從遠古到今天發展變化的活化石,是這座城市的靈魂。
故鄉文化是我生命所依、靈魂所依。我真切感受習近平總書記說的,“要像愛惜自己的生命一樣保護好城市歷史文化遺產”。我出生在嚴復故鄉,離嚴復祖居地陽歧不遠;青少年生活在上下杭,離歷史文化名街三坊七巷不遠;上山下鄉插隊在武夷山星村,離朱熹故里五夫不遠;回城在馬尾造船廠工作六年,它是馬尾船政舊址;上大學和工作在福建師大,是倉山萬國博物館核心地帶。是這第一、第二、第三......故鄉千年積淀下的、無與倫比的鄉土文化和鄉親們質樸的情感,滋養我的靈魂,讓我的生命更有活力。
“建設性破壞”使城市失去靈魂。盡管福州比其他城市保護相對好些,但在大拆大建時期,也不免出現“建設性破壞”現象。尤其倉山萬國博物館,早已支離破碎。每當我的故鄉受到破壞時,真有失魂落魄的感覺。十多年前,我從形而上領域轉入形而下領域研究,就是要給生我養我的父老鄉親有個交代。同時,我也意識到過于追求經濟利益及其衍生的社會道德的失落,最終必須從文化上進行反思。
上天賜予我的故鄉文化,是中國文化的精髓。朱熹是繼孔子之后中國思想史上里程碑式的偉大思想家,嚴復被習近平總書記贊譽為“中國近代思想文化史上里程碑式的巨人”。我一直關注武夷山五夫的朱熹故里,當地保護了由6個街坊組成、全長1000余米的古街,但我擔心它的衰敗。我更擔心的是嚴復故鄉陽歧村,寫了《嚴復思想價值和嚴復故鄉文化資源規模開發利用建策》,六年過去,陽歧村狀況更加令人擔憂。馬尾造船廠的整體搬遷,規劃中的文化項目實際上是中斷了馬尾船政綿延不斷的歷史,絕大多數是贗品,這是“修復性破壞”。所幸的是,省委宣傳部領導高度重視,親自走訪查看。希望五夫朱子文化保護、開發和利用早日迎來春天。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5-01-14習近平總書記難忘東山木麻黃 座談時點贊谷文昌
- 2015-01-14習近平同中央黨校縣委書記研修班學員座談強調:做焦裕祿式的縣委書記
- 2015-01-07國家主席習近平發表二零一五年新年賀詞
- 2015-01-06習近平:“像愛惜自己的生命一樣保護好文化遺產”
- 2015-01-04《求是》發表習近平文章 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