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知名村落文化專家:活態傳承是最好的保護
在泰寧新橋鄉大源村,一處古民居上的金色燈杠十分引人注目,雖歷經日久天長的煙火熏繞,色澤仍十分鮮艷,雕件保持完好。專家們建議,要盡快建立起安防系統,防止這一重要文物落入盜賊之手。
“傳統村落鄉土建筑保護的技術力量匱乏,讓人擔憂?!睆B門大學建筑系教授戴志堅說,長期以來,由于鄉土建筑市場的萎縮,建造、修繕鄉土建筑的民間工匠紛紛改行,熟知鄉土建筑形制樣式和特色工藝的工匠大師已經后繼無人,他希望有關部門盡快制定有關鄉土建筑保護維修的扶持政策。
要活態傳承也要讓村民受益
保護古村落,不僅要保護古建筑,還要注重活態傳承,保護當地村民生產和生活的文化和習俗。
閩北地區的飲食文化給專家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邵武市和平古鎮早在后唐年間就已形成街市,明萬歷二十年(1592年),和平鎮建城堡,“九曲十八彎”的古街和縱橫交錯的古巷道,加上眾多的古民居,這里形成了罕見的城堡式古鎮。古鎮街道上豆腐坊林立,豆腐花飄香。專家們在品嘗了各式豆腐汁、豆腐腦之后,贊不絕口,還不忘發微信向親朋好友推薦。
“對于城里人來說,不僅古民居是觀光對象,農民本身的生產、生活習俗,也是一種觀光資源?!钡谝淮蝸淼礁=ǖ那迦A大學歷史系教授劉曉鋒說,這一點我們可以向韓國學習。韓國人講究身土不二。比如,在其世界文化遺產保護地河回古村,游客們就可以喝到美味的大醬湯,品嘗到當地的美食和佳釀。劉教授認為,村民對當地的風土特別熟悉,他們展示出來的生活習俗是最有魅力的。因此,在國外世界級文化遺產村落,在陳列鄉土特產的地方,都有當地民俗表演。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相關新聞
- 2015-03-30貫徹落實《關于加快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意見》電視電話會議在京舉行
- 2015-03-24三元區舉辦創建國家公共文化示范區系列活動
- 2015-03-24建甌鼓樓 “閩源文化大講壇”首場開講
- 2015-03-24中共中央、國務院:營造鼓勵創新的文化和社會氛圍
- 2015-03-23加強文明旅游工作 傳播文化大國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