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錢又有何用
每年清明節,林記會跟家族成員先到福州市林則徐紀念館集中,然后同往林則徐墓地祭掃。小時候,姑婆林子東,這位早年投身新聞戰線的老革命,會給晚輩講一些文忠公的故事。
除夕之夜,林家后人的家宴還必上“素炒豆腐”這道菜。林則徐幼時家境貧寒,破屋三椽,一燈在壁,長幼以次列坐,誦讀于斯,女紅于斯。據說只有到了大年三十,全家才能吃上一頓素炒豆腐,油燈才有兩根燈芯。
相傳林賓日給林則徐留下一副對聯:“粗衣淡飯好些茶,這個福老夫享了;齊家治國平天下,此等事爾曹任之。”承此家風,林則徐也給后人留下“子孫若如我,留錢做什么”那副名聯,去世時除了田屋產業,沒有多少現銀分給兒子。
1839年,林則徐虎門銷煙。1985年,他的五世孫凌青代表中國政府向聯合國遞交收回香港主權的《中英聯合聲明》。據凌青生前回顧,剛進外交部工作時,周總理對他說:“林則徐的后代搞外交就更要愛國了?!?/p>
“國家”在英語詞匯中有三個單詞能代表,對應漢語的故土、民族國家、政治性國家體制之意,俱與“家”無涉。而在有宗法制傳統的中國,人們難分“國”與“家”。拜讀林公家書,會發現這種家國情懷躍然紙上——
風雨飄搖之中,林則徐被排擠戍邊,難免會有牢騷。一接夫人家書,念及“老婢與老兵恰是偕老,其如天各一方何”,不免黯然神傷?;匦耪f自己除了“今于無聊之中,只以攝病為首務”,便是修拾廢園、疏池通水,日就其中種花種蔬觀弈,慨嘆“如此混過日子,深覺時光可惜,春景可傷”。即便如此,在給夫人寄來的詩稿潤色時,林則徐略易數字豪言:“金甌若缺憑誰補,寶劍雖藏尚有神”,流露出英雄本色不改。
正因如此,林則徐家書及家訓中的種種告誡,不但于家有利,亦有補于世。今天的福州市林則徐紀念館,展示著林公“十無益”家訓,提醒駐足的游人“存心不善,風水無益”、“不孝父母,奉神無益”……
館長陳繼勇說,這個傳世家訓雖然只有短短十句話,卻飽含著深刻的人生哲理,其中的寓意與當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倡導的“文明、和諧、誠信、友善”十分契合。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4-03-13歷史名人Q版漫畫萌翻網友 手繪陳嘉庚林則徐形象
- 2014-02-27福建將出版《福建家訓》收錄林則徐、朱熹等名人家訓
- 2013-11-22林則徐成“福建形象代言人” 獲網友29.4%支持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