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老兵許純德敬了個軍禮。
東南網8月27日訊(福建日報)92歲的老兵許純德,住在新羅區大池鎮紅斜移民新村。老人腿腳有點不便,在兒子和兒媳的攙扶下,來到我們跟前,和我們講起了他的這一生。近兩個小時講述中,老人語氣時而平靜沉著,時而激情飛揚,而更多時候,卻是安靜地望著遠方,陷入深深的回憶中。
“大大小小的戰役不下百場,慶幸的是我身上沒有負過一次傷。”說起那個烽火連天的歲月,老人甚是自豪。
1943年的一天,在家中排行老三的許純德被鄉里的保長帶著人來抓去當壯丁,后被編進94軍121師師部擔架隊。
94軍121師是一支黔軍。由于英勇善戰,加之主官牟廷芳(黃埔軍校一期及日本士官學校畢業)的卓越才能,這支地方雜牌軍奇跡般地成了中央軍嫡系。曾參加淞滬會戰、武漢會戰、隨棗會戰等大戰役,在歷時8年的抗戰中表現卓著。
老人回憶說,他們從湖北出發,在湖南的武崗打了第一仗。那一仗打了一個多星期,死了不少人。作為擔架隊員,他記不清自己和戰友們從戰場上搶出了多少傷員。印象較深的,是1945年6月收復廣西桂林的那場戰斗。那天夜里,他們做好了必死的準備。他們接到命令,要突破日本人的一道一丈多寬的防線。那個防線有五層,都是壕溝。其中,一層是削尖的斑竹,一層是電網,一層是蘆材,要通過非常難。結果,他們趕到戰場后,炮兵把工事一轟,他們就進城了,收復了桂林。
收復桂林后,抗戰很快勝利了。許純德隨部隊飛到了上海。“一架飛機裝一個連,還裝武器,飛機轟轟地響,我們在上海江灣機場降落。”在上海,許純德所在部隊的任務是接收投降日軍的物資。
1949年北平和平起義后,老人參加了隨營學校的訓練。1950年,朝鮮戰爭爆發,老人所在的軍隊編入了中國人民志愿軍42軍,于1950年10月16日秘密入朝。他先后參加了濟寧里戰役、黃草嶺戰役、上甘嶺戰役等。
![]() |
![]() |
責任編輯:王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