耄耋之年憶烽火
江國珍(左)與妻子齊耀珊
(圖片由關愛抗戰老兵網提供)
95歲,白發凝結歲月風霜,軍禮伴著堅定眼神。
提及往事,一掃連日小恙臥床帶來的不適,曾加入抗戰遠征軍的邵武老人江國珍頓時精氣神倍增。
他扼腕嘆息道:“在越南蒙坑鎮那一戰打得激烈啊,當年我的副連長湖南人歐忠文就是在沖鋒中倒在我身邊的。”
他語調起伏道:“這10厘米長的炮彈痕就是當年沖鋒時候,被日寇密集的炮火散開的彈片擊中的。”
19日,江國珍家中,坐在床前,江國珍揭開褲腿,小腿上一條10厘米長的傷疤,歷經70載依舊醒目,正似那段難以忘卻的記憶——
1940年6月,國民黨軍訓部部長白崇禧到邵武視察時,提出中央陸軍軍官學校(黃埔軍校)要在福建招生。10月,當時的《閩北報》刊發了招考公告。
當年,就讀于協和大學(抗戰時期,協和大學從福州遷入邵武辦學)附屬高級農業中學的江國珍毅然報考,當時在全省三千多名考生集中在南平考試,江國珍以優異成績脫穎而出,成為被錄取的 72人之一,加入黃埔軍校17期二總隊。
1941年12月,江國珍軍校畢業,被分配到第5軍(軍長杜聿明)軍部任少尉見習官,參加了第一次遠征軍入緬作戰。1942年,保衛滇緬血戰撤退回來后被編入國民黨52軍,駐防云南東部滇越鐵路線和日軍作戰;1943年春季,部隊開進緬甸,經過近一個月的戰斗,攻克了仰光。此后,時任連長的他又轉戰至越南,打擊盤踞在越南的日軍,先后攻占了越南的青門鎮、蒙坑鎮等地。1945年,他和部隊到越南海防,接受日軍投降。
從中國軍隊入緬算起,出國遠征歷時3年多,中國投入兵力總計40萬人,江國珍所在部隊在緬甸、越南戰區殊死戰斗,中國遠征軍用鮮血和生命書寫了抗日戰爭史上極為悲壯的一筆。
![]() |
![]() |
責任編輯:王超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