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山黑水 抗戰英豪贏愛戀
1931年,日軍制造“九·一八事變”,侵占了東北三省。對于這段屈辱經歷,江國珍的妻子齊耀珊沒齒難忘。
齊耀珊籍貫為遼寧省海龍縣(現為吉林省煤河口市),與江國珍的戀情頗具傳奇和浪漫色彩?;貞?8歲那年與江國珍初識的一幕,齊耀珊深情地說:“在得知他畢業于黃埔軍校,是一位抗日英雄的時候,我一下子就對他產生了好感!”
1945年冬,江國珍所在部隊從越南海防受降日軍后,乘船回國,到秦皇島待命,準備到東北接管日偽時期的防務。1946年,部隊輾轉至遼寧省海龍縣駐守。全連扎營在城區的高粱酒酒廠里,此時,江國珍父親來信催促他早日成親,熱心的酒廠廠長得知此事后,因為與齊耀珊父親是好友,就做起紅娘,介紹齊耀珊與江國珍相識。
齊耀珊的家原在齊齊哈爾,“九·一八”事變后,年幼的她隨父母逃難到海龍縣投靠姨媽,從此定居。
日軍侵占東北后,建立偽滿國,推行奴化教育。齊耀珊憤恨地說:“我小學畢業后,考入了高等學校(類似于現在初高中一體的學校)。那時,學校許多課程由日本人教學,學生必須學日語,在校用日語溝通。學生如果不用日語對話,就要受到體罰?!?/p>
當時,齊耀珊父親做些販賣茶葉、酒等的買賣,受到了日本人的各種限制,他父親和叔父到隔壁縣開辦了堿廠,堿廠開始生意還好,可是日本人卻以產品質量等各種理由,強行沒收一大批貨,導致堿廠倒閉。
正是帶著對日寇的家國之恨激起的對抗日英雄的愛慕,齊耀珊對一身戎裝的江國珍一見鐘情,走入婚姻殿堂,相濡以沫70載。
不忘傷痕 家族精神代代傳
解放后,江國珍回到原籍邵武,在一中擔任英語、俄語等課程老師,后返回老家大埠崗務農,任民辦老師,在大埠崗中學退休后,現與妻子居住在邵武小兒子家。
“父親的抗戰史,我也是近幾年才逐漸了解到。”江國珍的小兒子江立新說,文革時期,江國珍加入國民黨部隊的抗戰過往是一段“不光彩”的記憶,江國珍也甚少對家人提及,一次,江立新隨父親下田務農時,看到父親卷起褲腿露出醒目的傷疤,向江國珍詢問,他也諱莫如深。后來,江立新隱約從母親口中得知,父親的傷疤,是抗戰的“印記”。
1945年 8月,國民黨52軍由云南南疆的馬關、西疇縣等地區向北越日寇出擊,52軍195師的584團和585團擔任第一線部隊。
江國珍任585團第三連連長,奉命攻擊蒙坑敵人。8月5日晚上,連隊夜半突進,通過十多公里的原始叢林帶,到達前線,隱蔽待命。6日拂曉,總攻發起。
蒙坑鎮日軍的營房周圍建有許多暗堡,四角各有一處鋼筋水泥結構的炮樓。在195師遠程重炮轟擊后,在江國珍指揮下,借火力掩護,第二排已攻進街道,占領蒙坑鎮??墒?,第一排在敵人營房圍墻下爬墻強攻受挫,為避免過重犧牲,江國珍令第一排停止攻擊,監視敵人。他自己率預備隊——第三排占領街道,重新組織攻擊。黃昏后,江國珍重新組織兵力,以第三排接替第一排擔負攻擊營房敵人任務,戰士們組成三個爆破組背負炸藥包,爬到圍墻腳下,安裝好引信,引爆炸藥包,頓時把敵營房圍墻炸開三個大孔,全連弟兄乘此瞬間突入營房與敵人進行白刃格斗,大獲全勝。戰斗中,江國珍小腿被炮彈片擊中負傷。
“如今,國家認可了父親的抗戰貢獻,他過去的包袱也放下了。對我們一家人而言,那道彈片傷痕是我們一家人的精神標記,我們會記住這場難忘的戰斗,把父親的精神傳下去,變成傳家寶?!苯⑿抡f。
☉徐陸鋒 黃旭輝 何興明
![]() |
![]() |
責任編輯:王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