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國珍(左)與妻子齊耀珊
(圖片由關愛抗戰老兵網提供)
95歲,白發凝結歲月風霜,軍禮伴著堅定眼神。
提及往事,一掃連日小恙臥床帶來的不適,曾加入抗戰遠征軍的邵武老人江國珍頓時精氣神倍增。
他扼腕嘆息道:“在越南蒙坑鎮那一戰打得激烈啊,當年我的副連長湖南人歐忠文就是在沖鋒中倒在我身邊的。”
他語調起伏道:“這10厘米長的炮彈痕就是當年沖鋒時候,被日寇密集的炮火散開的彈片擊中的。”
19日,江國珍家中,坐在床前,江國珍揭開褲腿,小腿上一條10厘米長的傷疤,歷經70載依舊醒目,正似那段難以忘卻的記憶——
1940年6月,國民黨軍訓部部長白崇禧到邵武視察時,提出中央陸軍軍官學校(黃埔軍校)要在福建招生。10月,當時的《閩北報》刊發了招考公告。
當年,就讀于協和大學(抗戰時期,協和大學從福州遷入邵武辦學)附屬高級農業中學的江國珍毅然報考,當時在全省三千多名考生集中在南平考試,江國珍以優異成績脫穎而出,成為被錄取的 72人之一,加入黃埔軍校17期二總隊。
1941年12月,江國珍軍校畢業,被分配到第5軍(軍長杜聿明)軍部任少尉見習官,參加了第一次遠征軍入緬作戰。1942年,保衛滇緬血戰撤退回來后被編入國民黨52軍,駐防云南東部滇越鐵路線和日軍作戰;1943年春季,部隊開進緬甸,經過近一個月的戰斗,攻克了仰光。此后,時任連長的他又轉戰至越南,打擊盤踞在越南的日軍,先后攻占了越南的青門鎮、蒙坑鎮等地。1945年,他和部隊到越南海防,接受日軍投降。
從中國軍隊入緬算起,出國遠征歷時3年多,中國投入兵力總計40萬人,江國珍所在部隊在緬甸、越南戰區殊死戰斗,中國遠征軍用鮮血和生命書寫了抗日戰爭史上極為悲壯的一筆。
白山黑水 抗戰英豪贏愛戀
1931年,日軍制造“九·一八事變”,侵占了東北三省。對于這段屈辱經歷,江國珍的妻子齊耀珊沒齒難忘。
齊耀珊籍貫為遼寧省海龍縣(現為吉林省煤河口市),與江國珍的戀情頗具傳奇和浪漫色彩。回憶18歲那年與江國珍初識的一幕,齊耀珊深情地說:“在得知他畢業于黃埔軍校,是一位抗日英雄的時候,我一下子就對他產生了好感!”
1945年冬,江國珍所在部隊從越南海防受降日軍后,乘船回國,到秦皇島待命,準備到東北接管日偽時期的防務。1946年,部隊輾轉至遼寧省海龍縣駐守。全連扎營在城區的高粱酒酒廠里,此時,江國珍父親來信催促他早日成親,熱心的酒廠廠長得知此事后,因為與齊耀珊父親是好友,就做起紅娘,介紹齊耀珊與江國珍相識。
齊耀珊的家原在齊齊哈爾,“九·一八”事變后,年幼的她隨父母逃難到海龍縣投靠姨媽,從此定居。
日軍侵占東北后,建立偽滿國,推行奴化教育。齊耀珊憤恨地說:“我小學畢業后,考入了高等學校(類似于現在初高中一體的學校)。那時,學校許多課程由日本人教學,學生必須學日語,在校用日語溝通。學生如果不用日語對話,就要受到體罰。”
當時,齊耀珊父親做些販賣茶葉、酒等的買賣,受到了日本人的各種限制,他父親和叔父到隔壁縣開辦了堿廠,堿廠開始生意還好,可是日本人卻以產品質量等各種理由,強行沒收一大批貨,導致堿廠倒閉。
正是帶著對日寇的家國之恨激起的對抗日英雄的愛慕,齊耀珊對一身戎裝的江國珍一見鐘情,走入婚姻殿堂,相濡以沫70載。
不忘傷痕 家族精神代代傳
解放后,江國珍回到原籍邵武,在一中擔任英語、俄語等課程老師,后返回老家大埠崗務農,任民辦老師,在大埠崗中學退休后,現與妻子居住在邵武小兒子家。
“父親的抗戰史,我也是近幾年才逐漸了解到。”江國珍的小兒子江立新說,文革時期,江國珍加入國民黨部隊的抗戰過往是一段“不光彩”的記憶,江國珍也甚少對家人提及,一次,江立新隨父親下田務農時,看到父親卷起褲腿露出醒目的傷疤,向江國珍詢問,他也諱莫如深。后來,江立新隱約從母親口中得知,父親的傷疤,是抗戰的“印記”。
1945年 8月,國民黨52軍由云南南疆的馬關、西疇縣等地區向北越日寇出擊,52軍195師的584團和585團擔任第一線部隊。
江國珍任585團第三連連長,奉命攻擊蒙坑敵人。8月5日晚上,連隊夜半突進,通過十多公里的原始叢林帶,到達前線,隱蔽待命。6日拂曉,總攻發起。
蒙坑鎮日軍的營房周圍建有許多暗堡,四角各有一處鋼筋水泥結構的炮樓。在195師遠程重炮轟擊后,在江國珍指揮下,借火力掩護,第二排已攻進街道,占領蒙坑鎮。可是,第一排在敵人營房圍墻下爬墻強攻受挫,為避免過重犧牲,江國珍令第一排停止攻擊,監視敵人。他自己率預備隊——第三排占領街道,重新組織攻擊。黃昏后,江國珍重新組織兵力,以第三排接替第一排擔負攻擊營房敵人任務,戰士們組成三個爆破組背負炸藥包,爬到圍墻腳下,安裝好引信,引爆炸藥包,頓時把敵營房圍墻炸開三個大孔,全連弟兄乘此瞬間突入營房與敵人進行白刃格斗,大獲全勝。戰斗中,江國珍小腿被炮彈片擊中負傷。
“如今,國家認可了父親的抗戰貢獻,他過去的包袱也放下了。對我們一家人而言,那道彈片傷痕是我們一家人的精神標記,我們會記住這場難忘的戰斗,把父親的精神傳下去,變成傳家寶。”江立新說。
☉徐陸鋒 黃旭輝 何興明
![]() |
![]() |
責任編輯:王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