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兵敬禮
昨日,記者來到楓亭鎮(zhèn)麟山村,見到了91歲高齡的抗戰(zhàn)老兵盛玉祥。
盛玉祥個頭不高、身材瘦削,盡管已經91歲,但依然身體硬朗,說話聲音洪亮,尤其是那飄飄的白胡子,眉宇間隱約可見年輕時代的英武之氣。老人的精神狀態(tài)很好,“我去年去九五醫(yī)院體檢了,身體一點毛病都沒有”。
楓亭有元宵節(jié)游燈的習俗,盛玉祥的父親就是當地有名的手藝人,專門制作花燈。盛玉祥打小就學會了做花燈,跟在父親身邊幫忙。15歲那年,盛玉祥還找?guī)煾祵W了照相技術,在楓亭老街上開了一家照相館。
1941年,抗日戰(zhàn)爭到了白熱化階段,國民政府廣征兵源,當地保長把他抓了壯丁。“你在家里好好照顧爹媽,我去殺鬼子,報效國家。”盛玉祥告別弟弟,關了照相館,跟隨征兵的軍官奔赴前線,那一年他只有17歲。盛玉祥來到湖南長沙,當時長沙會戰(zhàn)激戰(zhàn)正酣。
據史料記載,1939年至1944年,中國軍隊與侵華日軍在以長沙為中心的第九戰(zhàn)區(qū),進行了4次大規(guī)模的激烈攻防戰(zhàn),史稱四次“長沙會戰(zhàn)”。這也是八年抗戰(zhàn)中中日雙方投入兵力最多、規(guī)模最大、歷時最長的大會戰(zhàn)。
盛玉祥加入了國民革命軍陸軍通信兵第3團,發(fā)了一支駁殼槍,給團長當警衛(wèi)員。“團長名叫何衡漳,由于我當時年紀小,他對我很照顧,每天一起吃飯,他吃什么我也吃什么。”
盛玉祥說,“每逢打戰(zhàn),團長總是身先士卒,沖鋒在前。他對我說,你年紀還小,打仗不用老跟著我,說完就騎馬上前線指揮了。”
盛玉祥被分配到傳令班,主要負責傳達團部作戰(zhàn)命令。“雖然沒有去前線打仗,但那時候通訊工作非常重要,幾乎所有的命令下達,讓哪個部隊出擊,都要通過傳令班傳達,通過電臺發(fā)出去,關系著戰(zhàn)爭的勝敗。”盛玉祥說。那時候工作不分時間,要傳達好多命令,指揮前線好幾個部隊。前線戰(zhàn)事緊張的時候,經常一連三四個白天夜晚不能睡覺,為了不貽誤戰(zhàn)機,盛玉祥一刻也不敢懈怠。“那時候部隊長官也跟我一樣,一連好幾天不休息。”
盛玉祥說,那時條件艱苦,有時候電臺用不上,作戰(zhàn)部隊又分散在各地,命令只能靠“兩條腿”跑路傳達。由于經常到火線上傳令,盛玉祥也親眼目睹了戰(zhàn)爭的殘酷。“那時候,日軍的武器比我軍先進,長沙會戰(zhàn)打得非常慘烈,每天都有大量部隊傷亡,兵員很緊張。”部隊每隔一段時間,都要大量補充兵員,新兵往往連槍都不會開。然而戰(zhàn)事緊急,沒有過多的時間進行軍事訓練,新兵簡單訓練后,就被派上戰(zhàn)場了。
雖然沒有正面和日軍拼殺,但是盛玉祥依然經歷過危險,兩次死里逃生。當時,日軍經常出動飛機,對我軍陣地狂轟亂炸。有一天中午,日軍轟炸機的一枚炸彈擊中了傳令班的營房。“我正好上廁所,躲過了一劫,傳令班其他4名兄弟都被炸死了。”
另一次危險發(fā)生在盛玉祥去前線傳達命令的途中。盛玉祥孤身一人,和十多名日本兵遭遇了。日本兵向他沖了過來,要把他活捉。危急時刻,盛玉祥用手中的駁殼槍,邊打邊往大山深處撤退。山林里荊棘遍地,盛玉祥顧不得許多,拼命往前沖。由于他善于奔跑,終于甩掉了這批日軍,順利把命令傳達到前線。“當時,我還開槍擊中了一名日本兵。”盛玉祥激動地說。
盛玉祥回憶說,當年日本鬼子十分兇殘,每次進攻過來,一路燒殺搶掠,殺害了很多無辜的百姓。老百姓紛紛舉家避難,有時候一個縣城逃得只剩下幾十個人。我軍經過日軍蹂躪過的村莊,常見一片片廢墟,還有很多婦女哭訴被侮辱。日軍的暴行,讓戰(zhàn)士們個個義憤填膺,恨不得馬上到戰(zhàn)場上廝殺。
抗戰(zhàn)勝利后,盛玉祥回到了家鄉(xiāng),一直在鄉(xiāng)間務農,平靜地生活著。
采訪結束,盛玉祥和兒子堅持送記者到村口。這位高齡老人精神狀態(tài)很好,從他安詳的面孔、眼神中透露出,那段激情燃燒的歲月始終停留在他的心中,永不磨滅。(今報記者 唐偉 文/圖)
![]() |
![]() |
責任編輯:王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