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秀英:1921年生于山東省廣饒縣油郭鄉,抗戰時期擔任山東抗日婦女救國會會長,負責后勤保障,為八路軍提供糧食、棉鞋等物資。現居薌城區。
東南網漳州9月21日訊(林青青 陳燁玲 林志強陳志遠)見到我們前來拜訪,今年已經95歲高齡的丁秀英十分開心,一見面就緊緊握著我們的手。丁老說,曾經的抗戰經歷是她一輩子不可磨滅的記憶。
1945年,丁秀英加入了村里的民兵隊伍,擔任山東抗日婦女救國會會長、油郭鄉鄉委委員,組織15個村開展敵后抗戰工作。帶領民兵、村里的婦女為八路軍提供后勤保障:
“我們給八路軍送糧食,就是扁擔挑著給他送糧食。八路軍打戰是很苦,可是沒有后勤供他他也沒有辦法打戰。后勤工作就是給八路軍送糧食,送吃的,送穿的。”
抗戰期間,丁秀英和其他民兵經常利用深夜鬼子休息,一起將糧食等物資送到八路軍那兒。為了方便與敵軍作戰,村民們在村與村之間挖了許多一米多深的壕溝,日軍前來掃蕩時,就躲到里面。丁秀英說,他們就是憑借對地形的熟悉,巧妙避開日本兵,將物資運送到八路軍那兒。但有一次,日本鬼子來掃蕩時,因為忙于工作,丁秀英來不及隱蔽,只好帶著兩個只有兩三歲的女兒藏身高粱地三天三夜,兩個女兒不幸因此餓死。每每想起,老人都難掩淚水:
“我兩個女孩子都死了。一想起兩個孩子就哭,我兩個孩子說媽,我要吃,我沒有辦法?!?/p>
雖然從事的是敵后抗戰工作,但丁秀英面臨的危險并不比前線少。1945年2月,八路軍渤海軍區直屬團攻打臨近的惠民縣。一天晚上,她正組織婦女救國會成員和民兵開會,卻遇上日軍和偽軍突襲,丁秀英趕緊下令組織突圍??焯炝習r,敵人開始往回撤。負責監視的民兵發現,一小支日軍和偽軍隊伍因攜帶槍支、糧食等物資較多,落在了隊伍后面。丁秀英覺得這是一個好時機,當即組織民兵打了一次漂亮的伏擊戰,繳獲了敵人的物資。
丁秀英一家人都投身于抗戰工作。1945年1月,她的丈夫高長峻加入八路軍渤海軍區直屬團,戰斗在前線。夫妻兩人因此聚少離多,一年難得見上一面:
“他當兵,打日本鬼子,我在家里工作。我感覺很光榮一樣參軍好。我們喜歡去參軍?!?/p>
高長峻攻打金門負傷后轉業到漳州,丁秀英跟隨丈夫定居漳州。如今,丁秀英自己會買菜做飯洗衣服,生活平靜,子女孝順,老人很滿足:
“覺得很光榮,替人民服務,救了很多人?,F在很幸福,生活很好?!?/p>
【相關鏈接】:
婦救會
“婦救會”是“婦女救國會”的簡稱。在中國抗日救亡運動的高潮中,全國各地的婦女紛紛組織成立婦救會。婦女救國會在當時的主要任務是組織婦女為中國共產黨領導的軍隊準備軍鞋、軍糧等軍需物資,照顧傷病員,并以隱蔽的身份參加各種愛國活動。在愛國救國運動中,她們打著“天下興亡,匹婦有責”的響亮口號,充分利用自身的優勢團結廣大婦女,奔走呼號,支援抗戰,為挽救危難中的祖國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充分顯示了婦女在革命抗戰中所發揮的堅強作用。
![]() |
![]() |
責任編輯:王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