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杭一小學創(chuàng)辦特色教育 上課玩“泥巴”傳承舊工藝
東南網10月17日訊(海峽導報記者 李貴榮文/圖)他們上課,可以玩“泥巴”,怎么回事呢?這不,龍巖上杭湖洋中心學校的學生,用“泥巴”捏陶陶罐罐,異常有趣。原來,湖洋歷來就是閩西地區(qū)陶瓷產地。目前,舊工藝后繼無人,手藝面臨失傳。學校將陶瓷工藝引入課程,旨在讓舊工藝得以傳承。
校園內的宣傳欄,一排陶瓷作品的展示櫥,校園四周錯落有致地擺放著38個分別產自福建德化、江西景德鎮(zhèn)等陶瓷實物展示箱,教學樓的墻面上鑲嵌著各種陶瓷工藝圖片。更令學校自豪的是,它們還有一座占地數百平方米的“陶瓷工藝館”。五年級的小林,他最喜歡去這里,因為,在工藝館內,他可以玩“泥巴”。小林說,有專門的老師教怎么做陶瓷,而他最喜歡做農家里裝酒的陶罐。
原來,2013年,學校提出創(chuàng)辦特色教育,便依托當地的傳統特色——寨背陶瓷,將陶瓷藝術教育引入課程。林校長說,學校投資了數十萬元,建起工藝館,供學生在這里創(chuàng)作學習。學校每個星期安排兩節(jié)課,由原來的美術老師擔任“師傅”,教學生從取土、做坯,再到燒制,直到一個個陶瓷成品出窯。老師說,這不僅鍛煉了學生的動手能力,還學習了知識。
![]() |
![]() |
責任編輯:王超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