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春蓬壺普濟寺:弘一法師靜心修持長達572天
伽藍殿建筑樸素平實
苦心孤詣修要典
“幽懷不能寫,行此春江潯?!边@是唐朝著名文學家韓愈《幽懷》中的詩句,欲述孤獨的心跡顯而易見。與之不同的是,弘一法師來到普濟寺,卻似乎是奔著“幽”字而來。他杖錫千寺百剎,卻未見有普濟寺如此幽絕的,故覺十分愜意,在給友人的信中不斷盛贊:“居深山高峰麓,有如世外桃源,永春亦別名桃源也。”“永春,距泉州百數十里,為閩南最安隱之地。山奧幽僻,古稱桃源。”
廣結善緣的弘一大師在普濟寺一年半的時間里,堅持不開山門,不授徒,悉心誦經著述。“弘一法師駐錫普濟寺是專為修禪和研究律學而來的,所以這段時間內,他與外界的聯絡并不多。”賢彥師這樣告訴我們。閱讀弘一法師紀念館中的記載,也不難看出,弘一法師在永春時,夜以繼日地潛心編纂著述。他在永春期間輯有《戒律系統科表》《四分律刪繁補缺行事鈔》《盜戒釋相概略問答》《南山律在家備覽略編》《華嚴疏分科》《受十戒善法》等書,著有《為傍生說三皈依略議》等短文。尤其在《南山律在家備覽略編》一書上,他付出的精力尤大,曾三易其稿。這些著作都有極高價值,已成為研究南山律學的重要典籍。韓愈在《幽懷》還有一句“我歌君子行,視古猶視今”,表達了自己崇尚君子的和樂品行。而在普濟寺的弘一法師,投幽靜修,于無言處覓真章,理當受到世人的尊敬。
回想當年,走出“十利律院”那間小屋的弘一法師,站在普濟寺中,應該也如現在的我們一樣看到:四野靜好,天地廓大。
![]() |
![]() |
責任編輯:王超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