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中鄉敬老宴。 游松柏圖
長壽老人吳細妹 陸巧盈攝
寧德網消息(記者 范陳春 通訊員 黃元章 游書金 游松柏林穎)秋冬時節,徜徉在柳城的秀美山水中,感受根植于靈魂深處的孝德文化,身體和心靈同時獲得“洗滌”。
2015年10月,中國倫理學會授予柘榮縣“中國孝德文化之鄉”稱號,成為福建省首個“中國孝德文化之鄉”。
近年來,柘榮縣為更好地打造“文化柘榮”品牌,弘揚孝德文化,把做活“一位仙”作為推動縣域特色文化產業化發展的主要抓手,深度挖掘馬仙信俗文化以及歷史名人的“孝德”內涵,引領推動孝德文化不斷提升和就地轉化。柘榮縣孝德文化蓬勃發展,傳統孝德蔚然成風。
好風憑借力
百善孝為先!
在應對人口老齡化、構建和諧社會的當代中國,以孝老愛親、盡孝講和、孝行天下為主要內容,弘揚孝德文化,倡導孝道風尚,既是文化建設的應有之意,更是社會建設的重要內容。
在柘榮,孝德文化有著悠久的歷史、深厚的底蘊。它源于千百年來柘榮民眾對馬仙信俗的弘揚與傳承,源于歷代名人傳揚崇孝至德家風的熏陶。
馬仙孝德感天動地。馬仙因嫁不久夫亡,數十年間,婆媳相依為命,忍辱負重,殷勤奉姑至終老。其孝感動天,傳為佳話,歿后被祀為神。柘榮民間每年舉行的“迎仙”廟祭儀式,各家母親或婆婆率女、媳到廟祭祀,講述馬仙孝道故事,傳遞孝德精神,從而形成一套完整的馬仙孝德信俗。
歷史名人孝德遠傳。千古廉吏陳桷、萬歷重臣游樸、明朝開國功臣袁天祿、明朝慈善家鄭宗遠等柘榮歷史名人的孝德故事,代代傳承、歷久彌新,千百年來始終發揮強大的育人樹德作用,不斷培育孝德文化豐厚土壤,并伴隨時代的變遷,融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轉化為全民價值認同和情感認同。名人的孝德故事影響了一代又一代柘榮人民,至今仍傳頌不衰。譬如游樸后裔游再生,孝老愛親、夫妻和睦、鄰里融洽、友愛互助,是公認的 “敬老之星”,被評為全國文化系統先進個人。
近年來,我國高度重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繼承弘揚。柘榮縣認真貫徹落實上級部署,大力弘揚以孝德為核心的縣域特色文化。
2013年5月,柘榮縣委十一屆六次全會審議通過《中共柘榮縣委關于積極融入“六新大寧德”全面建設“五特好柘榮”的決定》。“五特”內容之一是把“做活‘一位仙’,推動縣域特色文化產業化發展”作為主要抓手,深度挖掘馬仙信俗文化“孝德”內涵,引領推動孝德文化繁榮昌盛。2015年1月,縣十一屆五次黨代會報告提出“突顯文化柘榮,構筑發展神韻”,突出“文化化人、文化惠民、文化興產”三大主題,依托規劃建設“道德文化苑”等孝德文化載體,將孝德文化建設落到實處。
如何更好地打造柘榮“中國孝德文化之鄉”品牌?柘榮縣注重實施“引進來”戰略,縣委主要領導遠赴“中國德孝文化之鄉”山西省運城市鹽湖區調研考察學習,充實孝德文化建設基礎和措施。
今年5月1日,鹽湖區和柘榮縣聯合發起組建中華孝文化傳承實驗區聯盟,實現資源共享,協調聯動,推動孝文化資源的深度交流與合作,共同打造推動中國孝文化建設和孝文化產業發展的聯合體和國際合作平臺。
好風憑借力,揚帆正當時。
![]() |
![]() |
責任編輯:王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