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靖靖城鎮尚寨村86歲老人保存賬簿與契約67年
漳州新聞網訊(徐東升文/圖)“這些賬簿、契約,我保存67年了?!?1月28日,南靖縣靖城鎮尚寨村棗高林社村民、86歲吳坎一邊翻看賬簿,一邊對筆者說。
吳坎的住房是尚寨村棗高林社六條巷大厝,該六條巷大厝在新中國成立之前為七大房頭。當時,七大房頭的頭家輪流管理(各一年)自清朝年間至民國時期祖輩遺留的賬簿、土地典契、鄉規民約等,它們是房頭與房頭之間經濟往來的憑證。吳坎管理一年期滿之際,逢新中國成立,房頭們推舉由他繼續管理,免再輪流。從1948年起,吳坎保存祖輩的六本賬簿、一百來張契約,至今67年了。賬簿分別記錄六條巷大厝各條巷住戶在嘉慶、道光、同治、光緒等年間人口增減,民俗活動購買天燈等物品,房頭出借銀兩,祭祖日期與儀式等事宜。契約有清朝年間田園稅額、土地出租等憑證,民國時期的南靖縣土地營業執照、糧戶執照、交稅契單等。這些賬簿和契約,對于研究清朝年間至民國時期漳州地方經濟、民俗風情、社會發展具有史料價值。
![]() |
![]() |
責任編輯:王超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