攜福建打造“海絲”之路 廣州黃埔助推千年古港崛起
古碼頭
南海神廟
東南網12月1日訊(本網記者 陳志遠 文/圖)南海神廟又稱波羅廟,坐落在廣州黃埔區廟頭村,是中國古代東南西北四大海神廟中唯一留存下來的建筑遺物。11月30日,“一帶一路 廣東出發”全國網絡媒體采風團一行,走進這座中國古代對外海上交通貿易的重要遺址,感受我國古代對外貿易重要史跡的歷史氣息,并對黃埔區推進和參與“一帶一路”國家戰略建設進行采訪和深入報道。
南海神廟:奠定廣州海上絲綢之路千年古港地位
據介紹,南海神廟建于隋開皇十四年(594年),至今已有1415年歷史。它是我國古代海神廟中唯一遺存下來的最完整、規模最大的建筑群,也是西漢以來海上絲綢之路發源于廣州的重要見證。明清古碼頭和石刻碑文等文物成為海上絲綢之路發祥地的有力佐證,見證了廣州作為中國門戶、世界大港的千年輝煌。
“在一千多年前的中國和世界海上貿易往來中,中外海舶出入廣州,第一站都要到南海神廟拜祭以祈求海神保佑出入平安,一帆風順。可以說,南海神廟承載著世界海上絲路的千年繁盛。”
據工作人員介紹,南海神廟見證了廣州就是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也成為中國古代海上交通貿易的重要史跡。1991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海上絲綢之路”考察團乘坐“和平之舟”到達廣州后,第一站就參觀考察了南海神廟,并確認這里是中國歷史上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之一。
在南海神廟內,不少碑刻記載了中國海上交通貿易的歷史,大量石刻資料反映南海神是海上絲綢之路的保護神,為廣州與北海、泉州、漳州、寧波、揚州、蓬萊等城市共同打造“海上絲綢之路”,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增添了重要素材。
![]() |
![]() |
責任編輯:王超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