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揚中醫藥國粹 首創蠟丸工藝為“海絲”護航
東南網漳州12月2日訊(本網記者 陳志遠文/圖)作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一部分,陳李濟首創蠟丸工藝因促進了中成藥遠洋貿易而備受關注。12月2日,“一帶一路廣東出發”全國網絡媒體廣東行采風團參觀廣州陳李濟中藥博物館,了解陳李濟首創蠟丸工藝制作發展過程。
據介紹,陳李濟始創于公元1600年,由廣東南海人陳體全、李升佐共同創立。店名“陳李濟”寓意“陳李同心,和衷濟世”。2010年,陳李濟榮獲吉尼斯世界紀錄認證 “全球最長壽藥廠”,并成為中國四大中醫藥堂之一。以“首創蠟丸文化”和“百年陳皮文化”為代表的“陳李濟傳統中藥文化”還被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陳李濟首創蠟丸的出現與廣東地理環境有關。嶺南天氣潮濕,多數中藥材含有糖、淀粉、揮發物等成分,極易吸潮、霉變或招惹蟲蛀,如何防潮濕防霉變防蟲蛀,滿足遠足人群甚至海外貿易的需求就成了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據陳李濟非遺傳承人莫國強介紹,400多年前,陳李濟當時的成藥銷量高,工人發明了煮蠟、串圓子、蘸蠟、鎅殼、入丸、封口、剪蒂、蓋印等八大手工制作工序,從外包裝上解決了這個技術難題,也使中成藥保質期和大大的提高。
![]() |
![]() |
責任編輯:王超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