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些表現(xiàn)海絲文化的油畫作品明年將在北京參展
□許雅玲/文 戴涵琦/圖
最近幾天,兩個俄羅斯畫家來南安延福寺做客啦。他們這一趟有著特別的意義——在泉以“海絲”為題材創(chuàng)作系列油畫,明年將在京展出。

兩位畫家與寺院僧人同吃素食,對泉州美食稱贊連連。
在陽光普照的上午,穿過延福寺,登上九日山,俄羅斯著名畫家阿列克謝·馬雷赫和俄羅斯皇家藝術科學院院士、院長中國事務助理、俄羅斯聯(lián)邦功勛畫家謝爾蓋·福祿博列夫斯基支好畫架,對著如畫的景色,一筆一筆將最接近大自然的顏料調(diào)和起來抹在畫布上。

九日山書院的學生們主動幫兩位畫家將沉重的畫具扛下山,讓兩位畫家輕松下山。
把九日山定為“海絲”創(chuàng)作行首站中的首站,兩位俄羅斯畫家是經(jīng)過深思熟慮的。九日山被譽為閩南文化的源頭和“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矗立于此的13方海交祈風石刻,記錄了宋元時期泉州商船遣舶與回舶舉行的祈風儀式。

九日山書院的學生們跟著謝爾蓋學起了油畫
在俄羅斯畫家們進行創(chuàng)作時,“九日山書院”的學生們在旁圍觀,對畫家筆下的“海絲”圖景贊不絕口。中午畫家下山時,書院學生還幫助搬畫板、提畫箱,其樂融融。

泉州的好天氣給兩位畫家提供了便利
午餐時分,幾道口感鮮美的素食讓謝爾蓋連連稱贊,通過翻譯高女士,兩位畫家與延福寺師傅“聊”起“千年海絲路”上的故事,還計劃著到開元寺、洛陽橋創(chuàng)作。此時,午后的暖陽,把擺放在寺院廣場上的幾幅畫作照得熠熠生輝。

兩位畫家在創(chuàng)作的同時,也熱衷于了解海絲文化。

九日山上處處是珍貴的海絲遺跡,勾起兩位畫家的創(chuàng)作激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