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小萌在泉州東街老家 司馬文森、雷維音夫婦在印尼 司馬小萌,1945年生于廣州,漢族,無黨派。北京晚報高級記者,第八屆、第九屆、第十屆北京市政協委員,第十屆北京市政協常委,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理事,中國晚報攝影學會會長,北京攝影家協會副主席,朝陽區攝影家協會顧問。1969年畢業于中國人民大學新聞系;1970年至1971年在張家口日報擔任攝影記者;1972年至1979年在北京日報擔任攝影記者;1980年至今,先后擔任北京晚報攝影記者、美術攝影部副主任、攝影部主任、家庭生活部主任。 司馬文森(1916~1968),學名何章平,泉州東街人,中國著名現代作家、外交家。1933年參加中國共產黨,1934年參加中國左翼作家聯盟,在《申報》、《作家》等報刊發表多部揭露現實的短篇小說。 抗戰時期,司馬文森先后在上海、廣州從事救亡宣傳工作。解放戰爭時期,投入反對內戰的斗爭,把港澳和南洋的愛好文藝進步青年團結在中國共產黨的周圍,并為解放區輸送新生力量。其間,司馬文森撰寫發表了大量評論文章和小說。1949年9月,從香港來北京出席第一屆全國政協會議,擔任“共同綱領草案整理委員會”委員,并參加開國大典。 1955年夏,司馬文森奉派出任駐印尼大使館文化參贊。1962年底回國后,擔任國家對外文化聯絡委員會西亞、非洲司司長。1964年,司馬文森出任中國駐法國大使館文化參贊。全國文代會第一、二、三屆代表。“文革”中被迫害去世,年僅52歲。 司馬文森是報告文學寫作運動的倡導者和組織者,對報告文學的發展做出重要貢獻。長篇小說《南洋淘金記》被譽為“反映四千萬華僑生活一部最有力的長篇著作”,開創了華僑社會文學的先河。長篇小說《風雨桐江》以泉州為背景,描寫了家鄉人民可歌可泣的革命斗爭。九十年代由其小女兒司馬小加改編成電影劇本《歡樂英雄》、《陰陽界》,其女婿吳子牛擔任導演,曾獲金雞獎、政府獎等多個獎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