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仔樓變身公益圖書館 石獅“80后”掌柜請熱心人捐書
幼兒園小朋友參觀番仔樓
在石獅青年蔡世力的推動下,永寧一座舊番仔樓搖身一變,成為服務鄉鄰和游客的公益特色圖書館,書籍可免費外借。這座圖書館同時還成為保護永寧文化和推廣永寧旅游的中心。經過兩個多月的準備,圖書館即將開館。
□早報記者 張素萍
永寧青年放棄高薪工作 致力文化保護
蔡世力自稱“蔡掌柜”,是一名“80后”,為了保護家鄉的古建筑和推廣永寧文化旅游,毅然辭掉高薪工作。“永寧有近百個姓氏、40多座神廟、32鋪境神袛制度留存,文化積淀深厚。”談起永寧文化,蔡世力言語間充滿自豪感。
2015年年初,蔡世力租下永寧一棟番仔樓——熙寶樓。熙寶樓是當地名樓,是一座紅磚立面的番仔樓,由一對華僑夫婦建設,紅磚木門傳統古樸,兼具南洋建筑風格。
為了保護好番仔樓,蔡世力決定把熙寶樓打造成永寧的社區圖書館。蔡世力認為,永寧是一座出于軍事用途而建的衛城,因此有了“永寧衛學”,即如今的徽國公文祠。有了書香氣息,永寧才更有文化魅力。
熙寶樓圖書館建成后,永寧本地居民和外地游客可免費閱讀書籍,書籍還可免費外借。“書不多,但能給大家提供一個靜心讀書的好環境。”蔡世力說,圖書館還是永寧文化保護和旅游推廣中心,將定期舉辦活動,向游客宣傳永寧文化。
圖書館還設有“李意土南音展覽室”和“永寧鄉土書籍”展覽室。永寧著名南音樂師李意土將進駐“李意土南音展覽室”,他將撰寫南音樂譜,并展示琵琶制作工藝。“永寧鄉土書籍”展覽室將放置與永寧歷史文化、泉州歷史文化相關的書籍,并收集珍貴的永寧鄉土資料。
圖書館每周還將舉辦一次公益免費書法課、美術課,不定期舉辦各種泉州和永寧文化公益講座。“希望通過文化保護,給孩子們創造有人文氣息的成長環境。”蔡世力說。
![]() |
![]() |
責任編輯:王超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