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雨過后鼓嶺更顯蒼翠 各式百年洋別墅述說故事
鼓嶺教堂風光(鼓嶺管委會供圖)
端陽佳節時洋人避暑勝地
1886年,是福州的多事之秋,中法馬江之戰爆發。然而,大部分在榕外僑的生活依然如舊。就在這一年,托馬斯·任尼在宜夏村修建了“宜夏別墅”。之后,法、美、日、德等20多個國家僑民跟風而來,僑民們結成福州史上第一個別墅業主委員會——“鼓嶺聯盟”。同時,這里也誕生了福州第一個別墅物業管理公司“公共發展委員會”。
每年端午節,洋人就從倉山來此小住避暑,直到中秋節前后,再下山回到倉山。由于是避暑臨時住所,這些別墅大多規模較小,多為石壘的單層小屋,1899年的一次大臺風,便讓其中不少別墅成了廢墟。
70多年過去了,曾經輝煌的福州鼓嶺漸漸被人們遺忘。近年來,相關部門逐步修復,宜夏別墅、萬國公益社、鼓嶺郵局、百年游泳池、教堂等,再次成為鼓嶺標志性建筑。
![]() |
![]() |
責任編輯:王超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