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擬建中國海絲博物館 爭取在明年下半年動工
□專家聲音
泉州海絲申遺一直走在前面
——安家瑤(中央文史研究館館員、中國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
泉州海絲申遺工作一直走在前面,讓人印象深刻。按照世界遺產的標準,還得有一些學術研究工作和環境整治等進一步工作需要加強。我們此行是希望能推動泉州海絲史跡保護。明年1月初準備向國務院遞交考察報告。
看了三天,沒看夠
——樊錦詩(中央文史研究館館員、敦煌研究院名譽院長,被譽為“敦煌女兒”)
我第一次到泉州,雖然看了三天,但是時間緊,感覺還沒看夠。泉州文化與敦煌文化是迥異的,雖然都是多元文化,但敦煌以佛教藝術為主題,泉州就多了。二者的具體內容和內涵不同。敦煌1987年就被列入世界遺產,開始了數字化保護過程,這方面的經驗泉州也可以借鑒。泉州許多文化史跡與居民的生活融為一體,這也是與敦煌完全不同的,也就增加了保護的難度。
申遺要有科學精神
——徐嵩齡(國務院參事、中國社科院數量經濟與技術經濟研究所研究員)
看到泉州,我想到了家鄉揚州,有很大的相似性。揚州只有水沒有山,泉州有山有水,還有江和海,泉州外來文化的融入很有特點。我覺得泉州申報海絲世遺從任何角度都沒有問題,但在申報文本上要注意角度的選擇,看從哪個關鍵的角度呈現城市的歷史價值。面對聯合國專家的挑剔時,我們要拿出實物資料,還有科學精神來面對。
(海都記者 吳月芳 田米 文/圖)
![]() |
![]() |
責任編輯:王超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