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tion
小動作大問題
伴隨著不同的心態,每個人都會或多或少地表現出各種各樣的小動作,而恰恰是這些小動作會把你的心態暴露無遺。
就坐后不斷地整理自己的領帶,或者頻頻把玩自己的衣飾 不自信的表現。
雙手交替地攥緊,弄出骨節的聲音 排解緊張的表現。
反復地擺弄筆或者其他小物品,或者不斷地觸摸身體的某一部位(如耳朵,鼻子,面部等),絞扭雙手 不耐煩心不在焉的表現。
一支接一支的抽煙 緊張焦慮的表現。
頻繁地小范圍的移動身體 坐立不安焦慮地表現。
以手掩口 心虛的表現。
把錢、鑰匙弄得叮當響 缺乏教養和風度的表現。
Listening
做個好聽眾
善于傾聽比善于交談更重要。美國著名政治家本杰明·富蘭克林說:“與人交談取得成功的秘訣是多聽。”
當對方講到高興或傷心之處,最得體的反應是點頭或是表示贊同,這會使談話更投機、更融洽,還會給對方遇上知音的感覺。
一個好的聽眾僅呆呆地聽是不夠的,還需要作一些恰當的反應,表示你對談話的興趣和理解,而且還要知道什么時候該接腔,什么時候只要對視一下就可以了。
如果手頭上還做著其他事情,或是東張西望、做小動作,就像擺弄手中物品、剪指甲、搔癢癢、抓頭皮等,都是注意力不集中、心不在焉的表現;而打哈欠、伸懶腰、看手表則是不耐煩和厭倦的表示。
Persuading
勸退:
在商務交往中,這些都是“勸退語”:
反應冷淡,甚至不愿答理。站起身來。雖然顯得很“認真”,但反復看手表或時鐘。
打呵欠,伸懶腰。把雙肘抬起,雙手支在椅子的扶手上。
當對方出現這些身體語言,你就應該馬上告辭。同樣道理,在商務交往中,除非你想表達出這樣的“勸退”信息,否則也不應該讓這些身體語言出現。
交談完后,如果你不希望對方再送自己,可以主動伸出手來和他相握,即是明確表示“請留步”、“不用再送了”之類的含意了。
顯然,身體語言的適當運用,能創造一個更和諧、輕松的商務氛圍。
責編:陳瑋
![]() |
責任編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