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了很多道德模范的真實故事,看了很多道德模范的事跡報道,一樣的普通和平凡,卻實踐著不一樣的和脫俗與超凡,感動和敬佩之余,留給我更多的是對“人心”的思考與感嘆!
人的行為是受意識支配的,能夠成為“道德模范”的人,在他們平凡的外表下面一定有著顆顆不平凡的“心”,這些“心”是真的、善的、美的……
助人為樂模范的心——善心
“助人為樂”在我國既是一種民族傳統,也是一種時代風尚。我認為,凡助人為樂者必懷揣一顆愛人之心,沒有仁愛之心,哪來施愛之舉?相信: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會變成美好的人間。
見義勇為模范的心——俠心
人們通常會把見義勇為者封為“英雄”,我覺得這一點兒不為過,他們的確是英雄。見義勇為需要決心和勇氣,需要正義和膽識,沒有一顆俠義心和一份正義感,恐怕我們看到更多的只能是見死不救而非見義勇為了!
誠實守信模范的心——良心
俗話說“做人要講良心”,可見,自古以來中國人就將“良心”作為人之為人的一個基本品質,人沒有了良心,也就失去了良知,良知泯滅的人不能稱其為一個完整意義上的人,因為他不具備完整的人格。而“誠實守信模范”恰恰是這類人的補集,他們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為我們生動詮釋了“良心”的真諦。
敬業奉獻模范的心——忠心
在我個人看來,“有責任心的人不一定能把工作干好,但沒有責任心的人工作一定做不好”。其實工作本身,一看態度,二看能力,三看機遇。態度決定一切,沒有端正的工作態度,沒有那份對工作的責任心,“愛崗敬業”也就只能是個說得做不得的口號了。
孝老愛親模范的心——愛心
中華民族是一個崇尚孝道,并有著源遠流長孝文化傳統的民族,正所謂“百善孝為先”,可見“孝”在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地位是何等突出,世間大概沒有哪一種愛能大過父母的養育之恩了。“孝老愛親模范”的孝心固然可贊,但我認為更可貴的是那份“感恩之心”,愛需要不斷的感恩,感恩不需要大恩大德的跪拜,感恩可以是一種生活態度和生活方式。“羊羔還有跪乳之義,烏鴉尚知反哺之恩”,人性中哪能少了感恩!
我相信,在中國這樣一個有著優秀傳統文化和道德體系的國度里,絕大多數人都是有愛心、有俠心、有良心、有責任心和感恩之心的,但并非所有人都會成為模范。所謂“模范”,即為人們學習的楷模和典范,他們之所以能在蕓蕓眾生中脫穎而出,不光在于他們是有心人,而在于他們的“心”更大更真更純,他們真正是在用大“心”成就和書寫大“愛”。國家大力宣傳“道德模范”的最終目的,我想也就是通過這種榜樣的力量來教育和感染更多的人,讓模范回歸人間,成為身邊的你、我、他。(弘靜濤)
責編:陳瑋
![]() |
責任編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