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硚口區規范城管用語,“您好”將是城管隊員執法時的第一句話。30句不文明用語,包括帶有蔑視性的稱謂,如“神經病”“鄉下人”“我就這態度,怎么了”等禁止使用。城管執法人員坐在執法車里,用高音喇叭大聲吆喝的情景,也將同時淡出人們的視線。6月9日,該區城管系統召開文明執法會議,即日將全面推行新的執法規范。(6月10日《楚天金報》)
這種“用心”摸索文明執法的嘗試很另類和也很新奇,但卻有心與嘴相互脫節之嫌,因為這一"禁嘴"之舉脫離了現實語境。要作一名為城市安全、容姿容貌、衛生護航和守夜的合格公仆,就得有一種能駕馭自己嘴巴不罵人、不說粗話的公職素養,這也是最基本的從業要求。而街面執法,是街面需要公仆去打理,這就注定了他們的上街行為不是去逛大街,而是去履行公職。“公”與“私”的領地性質上的不同,決定了處置不文明用語與行為的原則不應"以公混私"。
作為一名執法者,如果連最基本的生理情緒都無法控制在自己意識之中,不僅嘴上不文明,且動作也不文明,那么,作為被服務對象的納稅人,完全有理由叩問:到底這種張嘴就罵“走鬼”“神經病”,接著便是一系列的搶攤推車行為出現的公仆,還有他們繼續為納稅人服務的理由和資格嗎?換句話說,那些常以“我今天想罵人”為由,而屢在被服務對象面前耍橫斥人的執法者,是如何過了執法者的“入口”關的?
我注意到,10日這天,有不少網友在門戶網站的新聞后跟貼評論,大多對該區城管推出的這一“嘴上藝術”的文明執法不抱希望,甚至有人說這純粹是一種花架子,是“秀”給上級看的。之所以如此眾多的網民會產有此感覺,原因固然較多,但根源還是網下一起接一起的城管過余“剛化”的執法實生態的存在:舉國啞然的天門城管,僅因路人拍其打人場景,便將其活活打死;南京城管因市民在他們執勤時豎起大拇指,便把他打得大小便失禁……就在深圳的去年7月,該市龍華街道辦城管執法隊數輛車卡死市城管執法車,30多名“小城管”下車毆打市城管執法隊的6名“大城管”,并當街將6人的褲子扒下。
誤會也好,內訌也罷,反正我們認為,這群“小城管”無情扒掉的不僅是“大城管”身上的那條褲子,而是那塊貨真價實的城管“簡單執法”的遮羞布。且這種不文明執法始終不缺驚人案例,缺的是相關監督部門的高調、及時的處理跟進,缺的對不文明執法的剛性糾編行為。在這種現實情形下,任何順耳的“您好”之聲后,都會伴之而來的是并不友好的粗野行為出現。所以,倡導城管文明執法,貴在心與嘴不脫節,應先從“心”抓起。
責編:陳瑋
![]() |
責任編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