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網癮青少年對不良行為的容忍度較非網癮青少年高。如在非網癮青少年中,有66.5%認為“打人”這一行為“絕對不可以”,而在網癮青少年中,只有48.4%認為“絕對不可以”。
◇ 超過半數(50.9%)的青少年網民使用過手機上網。有超過六成(60.4%)的網癮青少年使用過手機上網,而非網癮青少年中使用過手機上網的比例只有49.4%。
◇ 網癮青少年中“平常不主動與人交往”的比例顯著高于非網癮青少年。在非網癮青少年中,有29.1%的青少年“平常不主動與人交往”;而在網癮青少年中,這一比例達到38.0%。
◇ 網癮青少年更難與周圍的人相處好,但也有自己的朋友圈子。對于“我很難與周圍的人相處好”這一描述語句的符合程度,網癮青少年的平均得分為2.71,非網癮青少年為2.26(總分5分),兩者差異顯著。對于“朋友在遇到困難時經常找我幫忙”這一描述語句,網癮青少年的平均得分為3.78,非網癮青少年為3.81,兩者的差異則不顯著。
◇ 網癮青少年與非網癮青少年在家庭結構和家庭氛圍上有顯著差別。在網癮青少年中身處單親家庭的孩子比較多,尤其是與母親共同居住的單親家庭孩子;網癮青少年往往與家長缺乏交流溝通、或者互相不能理解,且父母之間的不和諧也對青少年有影響。(具體的數據見后面的正文)
◇ 網癮青少年比非網癮青少年受到的家庭管教更為嚴厲,所獲得的鼓勵和安慰更少。如網癮青少年在“有時甚至為一點兒雞毛蒜皮的小事,媽媽也會嚴厲的懲罰我”這一描述上的得分(2.98分)顯著高于非網癮青少年(2.49分)。
◇ 無論是在網癮青少年還是非網癮青少年中,贊同和反對“將網絡成癮列為廣義的精神疾病,并納入全國疾病預防控制體系”的青少年都幾乎各半,可見,是否“將網絡成癮列為廣義的精神疾病”仍是一個存在廣泛爭議的問題。
◇ 超過七成(72.6%)的青少年網民認為應該由“政府”來出資建立國家級網癮預防和救助基金;其次是認為應該由“網絡游戲公司”(48.6%)和“社會公益組織”(45.5%)出資建立國家級網癮預防和救助基金。
◇ 五成以上(51.3%)的青少年網民認為需要“制定《未成年人網絡保護法》”,將近半數(48.8%)的青少年網民認為“設立國家級網癮預防和救助中心”也是非常必需的,37.8%認為有必要“設立家庭網絡心理導師新職業”,34.1%認為“實行網絡實名制”,29.4%認為“需要實行網絡內容分級”。(記者 王舒懷)
![]() |
責任編輯: 金婷 |
- 2009-12-31早戀、網癮等“期末綜合征”襲來 家長很發愁
- 2009-12-23九成“網癮少年”系單親揭示啥
- 2009-12-0815歲網癮少年寄宿學校內失蹤兩月 校方稱系逃學
- 2009-11-26少年染網癮離家出走母親日日給兒子留言
- 2009-11-09從肥胖到網癮:孩子成長中的煩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