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式教育”激撞美式文化:“虎媽”們的育兒困境
http://www.caoliu14.com?2011-01-30 09:22? ?來源:上海僑報
我來說兩句
中式教育=補習+拉琴?
在美國,“中式教育”的代名詞是“補習”和“拉琴”。
華人集中的城市華裔學生學習的一大特點是補習。中國家長對子女的最高期待,是子女進入紐約的“三大特殊高中”,為以后進入常春藤大學鋪路。為了進入三大高中,不惜強化惡補。
美國《洛杉磯時報》2011年1月13日發表評論說,中國學生是只懂考試的“工蜂”。孩子為成為“考試專家”付出了極高的代價,喪失了與朋友玩耍的時間,也不會參加志愿者工作,更不用說參加體育活動和課外俱樂部。周末就是他們在補習班補課的“大好時間”。
留學美國、學業有成并育有一個獨生女的華裔媽媽星辰,對女兒上不上補習班這件事情總是感到困惑:“我看到太多的中國學生可以很好地解題,甚至具有很強的分析能力,但是缺乏想象力,也缺乏勇氣。我自己也不例外啊。智商是一回事,情商是另外一回事。也許,西方教育注重的是孩子的自然成長過程,而中國式的教育是一切為了孩子將來的出人頭地。我現在清晰地記得父親的期望,要我搞尖端技術。也許,父親希望我能為祖國研制核武器。”
而來自上海郊區的鋼琴師袁先生和來自香港的小提琴師袁太太則是另一類華裔父母。他們把教孩子學琴當成了第一要務;逢人就夸孩子多么聰明,在學校又拿了多少第一,小提琴又拿到什么比賽冠軍。孩子的成就,成了他們生活的中心;孩子的成就,成了他們生活的目標。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相關新聞
- 2011-01-26華裔“虎媽”登《時代》封面 嚴厲育女惹爭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