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 訪
不時可見另類出行者
記者的觀察印證了市民的說法。7月10日上午10時許,記者在車來車往的刺桐大橋上看到,地面上有很多小石子,一名小伙子卻身背旅行包,腳踩輪滑鞋,鎮定自若地在機動車道的車流中穿行,很快地從泉州往晉江方向運動。許多司機見到這名小伙子后,都只能降低車速遠遠地避開。
昨日,記者在中山公園一帶看到,臨近傍晚時分,公園內開闊地帶有輪滑愛好者穿梭的身影。而在公園外,記者就見到了一名十四五歲的長發少年,踩著輪滑從街上快速而來,到了公園入口一帶,竟然只稍稍減速就左拐,全然不顧行人、車輛眾多的路況。在公園內休閑的蘇大爺告訴記者,這里很早以前就成了輪滑愛好者聚集場地之一,個別青少年不但在場地內“耍”,還“耍”到路上去,來去都踩著輪滑,實在很不安全。
調 查
多種因素影響安全性
記者調查發現,其實輪滑鞋的安全性受到很多因素制約。而由于這一行業發展尚不規范,輪滑運動的安全隱患也十分突出。
按照輪滑培訓的正規要求,在進行輪滑運動時,運動員一定要穿戴完整的護具,包括護掌、護腕、護肘、護膝及頭盔,保護身體各個部位免受傷害。安全保護的裝備配足了,才能令輪滑運動更舒暢而無后顧之憂。但記者在市區中山公園走訪時看到,一號稱正規培訓機構的人員在對青少年進行培訓時,雖然學員都穿戴了完整的護具,但身為教練的幾名年輕小伙子卻是“輕裝”,未穿戴任何護具就拽著學員轉圈圈。記者就這幾名教練的資質詢問一年輕女工作人員,這名工作人員答復說,他們都是經過培訓的,且在一些比賽中獲過獎。“他們的技術都很過硬,獲過獎就足以證明了,還要哪些資質?”
從事輪滑運動已有六年之久的許先生告訴記者,輪滑鞋的質量良莠不齊,按網上的價格,批發價低的只要65元一雙,而高的幾百元甚至上千元。除了國內十大品牌,其余都是中小廠家生產的。以軸承為例,國內大部分的小廠家的軸承標示都是ABEC-7,而這些指標能通過實驗室檢測的幾乎是零。另外,軸套也叫軸心套,放在兩個軸承之間起到支撐軸承的作用,便宜的小廠鞋采用塑料支撐,中高端鞋采用鋁合金材料用數據機床加工。至于剎車頭,正規的采用橡膠制成,也有一小部分鞋是采用一體成型鞋殼做成,不能夠更換,安全隱患很大。還有輪子,正規的輪子必須是高彈性輪,以適應各種場地和狀況。但一些廠家采用塑料輪子以次充好,容易打滑。特別需要注意的是,有些孩子穿了不正規的輪滑鞋,長期擰著、扭著,其骨骼發育容易畸形。
(記者黃連茂 實習生李柳婕 田靜 楊翚/文 陳曉東/圖)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1-07-21向文明出行者舉大拇指 十萬志愿者街頭疏導交通
- 2011-07-19鄭州:做維護秩序的熱心人 文明出行的好市民
- 2011-07-15龍巖市采取"六個萬"廣泛開展"文明出行"踐行者活動
- 2011-06-27萬名“小紅帽”交通高峰期勸導文明出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