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侯縣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 讓孩子公平起跑
http://www.caoliu14.com?2013-02-04 10:21? 段金柱?來源:東南網-福建日報
我來說兩句
效應初顯
共享起點公平的教育
“軟硬”并行,機制保障,帶動閩侯縣義務教育逐步趨向均衡發展,“平原校強,山區校弱,半山區校較弱”的問題一定程度上得到扭轉。
逐步標準化后的效應很快顯現。
“以前多媒體教室只有一間,各個班級搶著上,有時候還排不上。現在每個教室都有多媒體,隨時可以上,這對提高學生的音樂、美術素養很有好處。”安仁小學校長李伯標說。
通過校際交流,一定程度上使城區和農村的師資配備得到均衡,原本基礎薄弱的學校更加受益,辦學理念、隊伍建設等都得到提升。
特級教師陳炳建原來是閩侯縣最好的小學之一——縣實驗小學校長,2010年交流到青口小學學區任校長。由于歷史原因,青口學區的學校大多校舍破舊,設施老化,器材缺乏。陳炳建到任后,積極爭取扶持,新建或加固校舍,建起多功能教室,給每間教室都配上了多媒體設備,大大改善了辦學條件。同時,他借鑒在實驗小學的辦學經驗,倡導發展素質教育,讓學生在追求快樂中學習,教學質量得到顯著提升。
軟硬件的改善,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擇校熱”。青口片區有滬嶼、大義、青圃三所初中,滬嶼中學基礎條件和師資力量相對較好,前些年很多家長都想方設法讓子女到此就讀,開展校際交流之后,三所學校的師資力量相對均衡,從去年開始擇校現象明顯減少。
校際交流觸動了教師的利益,對此,他們怎么看?記者采訪的數位老師皆反映,這項措施是全縣范圍的,不針對某個人或某一個區域學校,所以能接受。而且,換換環境,對更新教育理念也是好事。1998年起就在偏遠的廷坪小學教書的陳秀金老師,去年通過公開招考,成功調到上街中心小學。“我可以把在山區學校積累的默默堅守、踏實做事等好的經驗和作風,融入新的環境中,對我的教學工作大有益處。”她說。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相關新聞
- 2013-01-31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寄宿生補助晉江下撥324萬元
- 2012-12-24十年義務教育 翔安第一個“吃螃蟹”
- 2012-12-19泉州義務教育標準化學校建設 2014年有望全面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