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海疆學校的學籍檔案,可見學生所學的科目豐富
天上有顆“泉州星”
在泉州鄉情展廳內,藏著一份送給泉州的大禮,是由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頒發的“泉州星”命名證書。
1966年1月1日,紫金山天文臺發現了一顆小行星,國際小行星中心當時把這顆新發現的小行星臨時編號為1966AA,并通知各國天文臺進行觀測證實。1985年12月,國際小行星中心終于給它一個國際永久編號3335。
1996年3月3日,“3335”號小行星被正式命名為“泉州星”,永載于天文史冊。據透露,“泉州星”得以命名,除了海上絲綢之路的歷史文化內涵贏得了命名權外,一位關鍵的推薦人是時任中國天文學會常務副秘書長,泉州人吳美霞。
在民國35元買套房
展廳內,一張民國地契破損的黃紙上,寫著“賣”字,上面還附了一張打印紙,寫著“福建省政府財政廳頒發晉江縣已稅契驗契證”,是當時房產交易的契稅證明。記者看到,這份成交的交易合同上,標明著當時房屋的價格,共賣了35元。
另一張地契是光緒年間的“典契”,一共典了100多元,還標明了繳納的稅費是3元8角。不過,由于契約有破損,看不清房子的面積多大。
指著地契上兩張紙張蓋的好多個印章,工作人員說,地契是延續性的,不同朝代政府要有不同的印章確認地契有效,因而才蓋了這么多章。
各種外交禮品速覽
展廳內,不少東西都極富時代特色。
如20世紀初的泉州古城墻及古城城區地圖,第一條公路——泉安公路及創始人圖像;布票、糧票等,則標注著當時時代的明顯標簽;20本乾隆版的《泉州府志》,記錄著泉州城從南宋至乾隆年間的大事。
館內還珍藏著許多泉州對外交流的禮品,有琉球的人形玩偶、臺灣贈送的珍珠船,一個不起眼的小罐子里,裝著中國首次南極考察標本,是1985年國家海洋三所贈送給泉州的。罐子里面放著三個標本,兩小盒是南極蝦,還有一盒是喚作南極喬治島地衣的植物。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3-04-07四校聯招外地生今起網上報名 戶籍學籍均在廈門以外
- 2013-04-01廈門3年內新增9萬學位 學生學籍將"一人一生一號"
- 2013-01-21隨遷子女明年起可在閩高考 須具有福建高中學籍
- 2011-08-25中職生學籍異動實行月報制度 杜絕新生虛假注冊
- 2011-03-08"候鳥"子女或成無根一代 代表吁"重學籍輕戶籍"